千年丝绸见唐风

发布:2011-10-30 20:29:17  来源:哈尔滨百姓网-收集整理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法门寺位于陕西关中渭河之北,歧山之阳,史称"关中塔庙始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源泉和根。

  1981年秋,法门寺名塔终因年代久远,中裂倒塌一半。1987年考古工作者拆除残塔时,意外发现与享誉中外的唐代地宫佛指舍利同时出土的700余件唐代丝绸却鲜为人知。当时参与清理地宫文物珍宝时的专家们面对重重叠叠的丝织品遗物及残片,不由得发出了惊叹:"这里是一座唐代丝织品仓库。"

  我国唐代的丝绸工艺高超卓绝,风靡世界,其品种结构、图案纹饰、织造工艺、印染技术都达到了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史书记载的那件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正看为一色,旁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中。"用金镂丝织成花鸟,细如发丝,大小如米粒,而且眼鼻嘴甲清晰可辨,其技术之高超,令人叫绝。

  法门寺地宫堪称我国唐代丝绸的艺术宝库,无论是绫罗绮纱,还是绢秀锦帛,件件都是丝绸中的瑰宝,提花罗、红锦等更是上品,扁平细薄、平滑如纸的缭绫,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的佳句。现代人对白居易诗中所说的"蹙金绣"、"盘金绒"一类为何物并不明白,以为那只是诗人浪漫的想象,这些史书提及的印花描金、贴金、捻金、织金等丝织绣品,均在法门寺地宫中得到了印证。

  在这里首次发现罕见的"织金锦"使人眼界大开,惊讶不已。这块现存最早的金丝锦,仅用直径零点一毫米左右的捻金线织成,菱格花纹熠熠有光,透露出昔日的风采。蹙金,一种刺绣针法,一般指钉金绣和盘金绣,是用绣线将较粗的双线拼成花纹图案固定在绣底上,以显示"高花"的技法。这种绣品在当时也极少见,主要是因为金线加工制作工艺复杂,量少、价高,一般绣品很少使用。法门寺保存至今完好如初的紫花罗地蹙金绣随捧真身菩萨衣物光彩照人。

  如此精致工艺的丝绸,充分显示了唐代高超的丝织水平。这些几乎涉及唐代全部丝织物品的精华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人服饰史和织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而且让人明白了唐代丝绸饮誉世界的原因。

相关文章

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一]
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二]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留言反馈 | 网站建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尔滨百姓网 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1926号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