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文物鉴定保护有了权威机构
发布:2011-10-30 20:36:57 来源:哈尔滨百姓网-收集整理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这个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建立的机构设在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内,其主要职能是对全国各地出土及传世纺织文物、特别是丝绸文物进行科学研究、鉴定测试、保护修复和仿制复制,并提供各种相关资料和培训专业人才。
对于送检的织品,中心有关专家将首先对其纤维种类、织物机构、刺绣针法、颜料和燃料种类、服装款式及其图案风格进行鉴定,确定其年代和文物价值。对于有保存价值的文物珍品,专家们将根据需要对织物和服饰进行处理、清洗和修复。
据了解,目前博物馆专业人员已完成了包括陕西秦公大墓出土织物、青海出土唐代丝绸、内蒙古耶律羽之墓出土辽代丝绸在内的19项纺织品文物的鉴定报告,并消毒清洗了大量宋、辽、元、明、清时期的丝绸服饰和其他织物。
中国丝绸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徐德明介绍说,复制是研究古代纺织工艺最为有效的方法,中心由此专门设立了染织复制工作室。目前,有关专家不仅成功地复原了汉代斜织机、宋代罗织机、元代立机子等大量历史上重要的织机类型,而且还尝试复制了汉代长寿绣、印花敷彩纱及具有极高难度的辽代雁衔绶带锦。
除了鉴定、清洗消毒、修复和染织4个工作室外,中心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资料室,收有相关专业图书和资料,并完成了“中国纺织品收藏信息系统”的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刺绣的国家,丝绸更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由于气候和织物的特殊属性,许多出土的珍贵织物由于无法保护和保护不当而毁损。徐德明称,中心的建立对于妥善保护我国丰富的纺织品文物资源、更好地研究我国的纺织和丝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徐德明介绍,中心成立后,各地文物保护单位纷至沓来。北京明十三陵管理部门已与中心达成意向,将于近日将库存约40年的600多件珍贵的皇家丝绸服饰送到中心予以鉴定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