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的历史沿革(四)
中国的刺绣,数千年来大体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发展的: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以后才上
升到刺绣观赏品。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
《明史。兴服志》规定皇帝、皇后、太子、王妃各级文武官员服装的花纹题材。如皇帝服玄衣黄裳,要分别刺
绣目日、月、等十种花纹。当时宫廷中雇用大批绣匠,分配在" 丝绣作" 、" 尚衣局" 、" 御马监" 、" 工局" 等
处作工。嘉靖时的的绣匠存留(属长住性质)数目达800 人之多,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明代宫廷绣品,形式机械,内容为千篇一律的龙凤、云海之类。故宫博物院收藏有" 洒线绣百花攒龙披肩袍料
" ,在方孔纱上面,绣成以座龙为主体的复杂花纹,各色丝线和金线绣满全部衣料,不露分寸底色,故又名" 满地
绣".这件袍料运用散针、结子等多种针法。用色以金线为主,其余为红、绿、黄、蓝、紫等色,深浅达10多种。除
富丽豪华,绣艺工整外,它还是一种王权至上的象征。定陵中也出土有" 织金兼绣上衣" 、" 洒线绣吉服和朝服"、
" 苏州平绣常服" 等多件。颜色业已毁败,只能看出一些绣线遗痕。
明代民间绣品,多散在各地,故宫博物院陈列品中有山东绣" 凤穿牡丹" 和" 芙蓉鸳鸯" 等立轴数幅,天启时
民间所绣的" 人物册页"4幅,嘉靖时" 金淑芳绣观音像立轴" 及" 发绣罗汉册"6幅,均以名人手笔为蓝本。其中山
东绣系在淡蓝的暗花绫上,用色彩鲜明健美的风格很强。" 顾绣" 是当时著名的民间绣种,它始于嘉靖、万历年间,
由上海顾汇海妻缪氏,汇海侄媳韩希孟所创。顾氏世避上海露香园,所以也称" 露香园绣品" 或" 韩嫒绣".韩希孟
遗作,故宫博物院陈列有仿宋元名迹册页10余幅,《洗马图》、《白鹿图》、《松鼠葡萄》、《扁豆蜻蜓》等较为
精美。《篡组英华》一书,曾将上述作品彩印成册,并作了介绍,文载:" 劈丝细于发,其针则如毫毛,配色也多
独到之处。所以不仅翎毛花卉巧夺天工,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 当时画家董其昌称韩氏为" 针圣" ,形容其所
作《八骏图》说" 虽子昂用笔不能办,亦当今一绝".诗人郭题韩希孟作品序言中写道:" 凡人物、翎毛、花木、虫
鱼之类,深浅浓淡,无不如意,并无针痕线迹,使人不辨为绣为画".此外还有不少文人墨士,作文颂扬她的绣艺。
明代刺绣名工巧匠,除千百无名作者及韩希孟之外,有万历、天启年间浙江浦红县倪仁吉,《金华征献录》一
书中称赞她的绣艺说:" 染色既工又运针无迹".遗作有《五福图》、《种树图》、《发绣大士像》等。为了总结刺
绣经验,她还编著《凝香绣谱》一书。此外还有弄慈静、董小苑、薛素素、王月等,均是当时的著名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