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珍品复制报

发布:2011-11-1 13:03:23  来源:哈尔滨百姓网-收集整理  浏览次  编辑:佚名

    随集报热逐渐升温,许多早期报纸在收藏拍卖中卖出了较高的价格,使不少人看到报纸升值潜力的同时萌生了着重收藏早期报的需求。有些单位和个人就复制了一些早期珍品报纸供应集报者,这本是件好事。然而,有少数人利用珍品复制报酷似原报且大多数人见不到原报的空子,将复制报冒充珍品报原件,甚至公然造假报,不仅欺骗了众多初集报的爱好者,连一些集报名家和收藏品拍卖机构都深受其害。如《人民日报》创刊号1995年在北京一个拍卖会上卖出3580元的高价后,据我所知,以后几次集报拍卖会上均有复制报充当原件参拍,除一次流拍外,几次被拍走的价格最低竟达1000元。以致竞拍者发觉上当后要与拍卖行打官司的新闻屡见报端,严重干扰了集报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向集报者介绍如何鉴别珍品复制报的有关知识。

    所谓珍品复制报是指为了保存史料或普及报纸收藏,对一些早期珍贵报纸按原版报原样再制版印刷的报纸。复制报有利于推动集报发展,促进珍稀报的保护和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图书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上海书店等都复制了一大批早期革命、进步报刊,供学者研究。其中《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的复制件发行量均在800套以上。复制的目录散见于《北京图书馆馆藏革命历史文献目录》(1984年书目文献出版社)。这可称作复制报的第一代,如同早期书画中的“高仿”和邮票中的“再版票”,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目前不少集报者自称拥有《人民日报》创刊号,大都是这时期的复制品。有的造假者就低价购进这些复制件,将复制说明页撕去,高价售与普通爱好者。曾有一位朋友花40元淘到一张1941年的《新华日报》,上有周恩来关于“皖南事变”的题词,惊呼“天漏”。笔者翻过此报背面,分明是八天后的日期。只有合订复制件为了装订的要求才如此印刷,谁见过“日报”正面是初一,背面是十五的印法?

    “文革”期间,不少地方报社、图书馆和档案馆受到冲击,馆藏许多报刊缺失。“文革”结束后至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报社、图书馆和档案馆为弥补馆藏报纸不足或珍贵旧报公开展览的需要,也曾复制了一些,这可称为复制报的第二代。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神州集报热长盛不衰,一些集报组织和个人为了集报研究交流及满足普通集报者对早期报的渴求,也复制不少早期报(如《红都藏苑》主编古向东复制《红色中华》创刊号等)及现代珍品报(如《人民日报》“文革”前及“文革”时期“号外”),这当属复制报的第三代。这两代复制报依复制主体、技术、数量和质量的差别,收藏价值大小不一。如羊城晚报社1997年10月1日庆祝《羊城晚报》创刊40周年时,复制了1957年10月1日陶铸题写报头的创刊号和1980年2月15日叶剑英题写报头的复刊号,随当天的纪念刊发售,售价5角,当天就被炒至10元,4年后在收藏市场上最高售价竟达25元。这类复制报的收藏价值就被普遍看好。当然,复制报要适可而止,切不可怀赚钱目的,有意扰乱集报市场。

    识别珍品复制报,说来复杂,但操作起来却十分简单:首先,原件是石印或铅印(油印报复制较少,也不易乱真),属凸版印刷,字迹深入纸背,有明显的凹凸手感。复制件是胶版印刷,属平面印刷类,没有凹凸感。喷墨复印的报纸,字浮于纸面,背面完全没有印刷痕迹。此为最易上手处。其二,土地革命时期及抗日期间出版的书报刊多为土纸,即俗称马兰纸、毛头纸,表面粗糙,没有光泽,铅墨多有未印实之处,所谓风尘感、残缺美十分突出。复制件多为白报纸印,纸面涂有现代化学浆液,铅墨完整、光洁。又如《人民日报》创刊号原件,一版整版红字印刷,从纸的正面可以清晰地看出背面的印字凸感,许多字印得并不精细完整。复制件洁白有光泽,报头也没有套红,一、二版皆黑字,不难识别。此外,有些复制报比原报尺寸略小,也有在留白处打上“复制”印记,还有在排版复制过程中对早期原报中的字迹模糊、缺“头”少“脚”之处进行了修补,只要仔细阅读,认真比较,是可以鉴别出来的。

    另外,2005年6月19日我赴京参加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首届理事会期间,听人民日报社罗同松会长讲,《人民日报》创刊号共复制过4次(不包括1998年制作的丝绸报),前3次为影印件,第四次为原版扫描制版印刷。这是为了满足外宾参观报社时想得到有关纪念品的需要,而经中央批准复制的,并用礼品包装,用于对外交往中赠送。后来有些复制件流向社会,特别是第四次复制品,足以以假乱真。除此就再也没有正式复制过。

相关文章

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一]
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二]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留言反馈 | 网站建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尔滨百姓网 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1926号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