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绣的工艺方向的转变
绒绣是用不同色彩的羊毛彩帷绒线在特制的网眼布上按照设计要求绣出成千上万个色点,组成一定画面或图案,用作某些日用品(手提包、粉盒、鞋面等)的表面装饰,通常是将绒绣片(半成品)销售给最终产品的生产厂家。但是,近代发展的以绒绣工艺制作的人物肖像、风景、静物以及仿名画、摄影等作品则是独立的艺术品,其中名家制作的精品尤为珍贵。
民国32年,绒绣艺人刘佩珍(1957年参加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室)首先运用绒绣拼色工艺创作人物肖像。她在“高尔基”作品中,用了300多种彩帷绒色线表现了1000多种色彩,并解决了色彩过渡的难点。这标志绒绣艺术欣赏品和绒绣日用工艺品开始分流。之后,刘氏姐妹又共同绣制了“日本富士山”、“周总理像”、“巴黎铁塔”等绒绣艺术欣赏品,获得赞誉。
1953年,绒绣艺人高婉玉(1957年参加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室)在绣制“斯大林像”时,一改按稿计数刺绣的传统手法,创造按比例直接绣制的新方法,丰富了上海绒绣制作工艺。1957年她在绣制“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夜景”时,采用人造丝绒表现灯光,取得了画面华灯灿烂的效果,突破了材料使用的局限性。
60年代,上海的绒绣艺术欣赏品制作工艺有了较大突破,绒绣艺人先后绣制出大型艺术作品“延安的火炬”、“六亿神州”和“万里长城”等100余幅,使上海绒绣艺术欣赏品的制作工艺更加成熟。1964年上海绒绣女工绣制的“毛主席在庐山”作品高3.2米、宽4.8米,当时采用2副绷架分开刺绣再连接成幅而不露痕迹,同时还创造了细针绣的混合绣法。1966年,为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绣制的大型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染出的彩帷绒色线有3000多种,是历来用线色最多的。
70年代初,上海绒绣借鉴中国传统手绣工艺,成功地绣制了双面绒绣。针法上也有创新。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室绒绣组艺人张梅君用粗、细网眼布镶嵌绣法绣制的日本名画“煌”和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获得成功。进入80年代,上海绒绣工艺制作又有多方面改进,红星绒绣厂在全针点子格基础上,创造半针绣和多针绣的混合绣法。“上海豫园”即是成功运用混合绣法的代表作。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在科研单位协助下,采用发光彩帷绒色线,成功绣制了“昆明圆通寺大佛”,较好地表现了大佛反射光的质感,突破了绒绣不能表现作品中高亮度部位的缺陷。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上海绒绣艺术欣赏品形成了自己特色,形、神、色、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