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觅洮河砚
笔者收藏绿端数方,而洮河绿石砚仅一方,世间洮砚已十分难觅,论它片石万金,也绝非妄语。
洮河绿石砚简称洮砚,产于今甘肃省甘南自治州卓尼县境内洮河中游拉马岩峡谷中,藏民称为“喇嘛崖”,砚开采于唐代,盛于宋,金代诗人元好问《赋津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诗中云:“旧闻鹦鹉普化石,不数辟鸟鹈能莹刀。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是说北宋战胜吐蕃进驻临洮后,洮河砚石才开始传入中原,取代了停采的红丝石砚。而洮河砚石又因产于峡谷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可取,明代产量锐减,以至于最终停产,得巴掌大一块已经价比金玉。
洮河砚石的主要成分为水云母、石英和绿泥石,石质细密,石纹如丝,以碧绿润津为上。宋赵稀鹄《洞天清泉》称洮河绿石“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得之为无价之宝”。因之,从最早的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至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大画家黄山谷,以至元之赵孟兆页,明之高濂,清之黄宗羲莫不有收藏和评语赞赏。
笔者所藏洮河绿石砚并非全绿,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林撷珍丛书张尉著的《文房四宝》中称“佳者带黑色水纹”一种。另在气象出版社王文正等编著的《中国石玩石谱》中称的“猿头斑瓜皮黄蚤子纹砚石”。砚作不规则长圆形,长22.5厘米,宽16.5厘米,高3厘米,状如一方荷塘,左下角为一泓碧水,右角巧用原石石皮雕琢出水新荷一丛,四枚荷梗,一枝莲花,两片荷叶如伞,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夏,阵雨欲来,风浪骤起,只见浪卷云翻,汹涌的黑色水纹似欲将这泓碧水吞噬,一青蛙为躲避突来的风雨正向荷叶下面躲去。砚是天然的洮河绿石,荷花的梗、叶、花为绿中间褐并略带红色的天然石皮,凸、凹、皱、瘦,参差苍古;砚面黑色水纹如毛茸茸的猿头,带黑纹的西瓜翠皮,又似枯墨绘就的一幅立体夏日荷塘水墨画,情景交融,反映了砚工独特的个性与高超的表达才能,将动景与静景达到和谐统一。背阴刻行草“芙蓉新出水,两岸连浮山”句,下刻款“道光三十年张之万书”九字,下刻方印“子青”,诗句上镌椭圆印“子清”。铁划银钩,与张之万字体完全相合,赏其图案,谈其诗,颇有如对古人之感。芙蓉即荷花,原产印度,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尤经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备受历代士大夫的青睐。
张之万(1811年至1897年)字子清,亦作子青,谥号文达,清道光时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学政、授总督、尚书、大学士。
洮河砚石解放后曾有所开发,由于政治运动频繁,产量很低。上世纪90年代初,拉马峡谷建成九甸峡水库,洮河绿石从此永远深藏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