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印的印材和印泥
发布:2011-10-30 20:14:50 来源:哈尔滨百姓网-收集整理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清乾隆 田黄章料 (三方) 尺寸: 估价: RMB 10-12(万元) 成交价: —— 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2001-06-23 |
印材指制作玺印的原材料,有金、银、铜、铁、铅、水晶、玉、石、陶泥、琥珀、玛瑙、翡翠、骨角、木、牙、竹根、砖瓦,瓷等多种。它在各个历史时期,使用中有所侧重。先秦时期“……民皆佩绶,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东汉卫宏《汉旧仪》),但从传世文物来看,当时的官、私之印,绝大多数为铜质,间有玉印和石印,数量很少,犀、象印尚未见有实物。秦汉至南北朝这一时期的玺印,仍广泛用于封泥上,其制作材料最常见的依然是铜,但是也有少量金、银、玉、铁、铅、水晶、滑石、陶泥等材料制作的玺印。隋唐以后,一般官员的印章仍为铜质(宋代曾有用瓷作印材的官印),但私印的材料,品种就十分丰富了,如玉、牙、角、黄杨、檀香、竹根、玛瑙、琥珀、花乳石等。总的来说,元代以前的私印材料,以玉、牙、角为主,而明代以后则以花乳为主。历代官印的印材均有一定的制度,不得僭越,其卑等级,以玉为贵,金次之,银又次之,普通官员则为铜质。私印的印材,在文献资料中未发现有何种规定。
用花乳石作印材,是篆刻史上的一大发明。它的广泛应用,与明清以来印学的昌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花乳石用作印材,始于元代。明郎瑛《七修类稿》说:“图书,古有皆以铜铸,至元末会稽王冕以花乳石刻之。今天下尽崇处州灯明石,果温润可爱也。”朱彝尊《王冕传》中也有“始用花乳石治印”的记载。花乳石是篆刻用石材的总称,质地柔、脆、腻且硬度适中,颇得明清以来治印者的青睐。花乳石的产地较多,品目繁杂,所产石质也各有差异。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以刘山产量最丰。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颜色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多种。其中尤以石质呈半透明状的“冻石”最为珍贵。冻石有“灯光冻”、“鱼脑冻”、“密蜡冻”、“封门青”等多种名称。一般青田石虽不及冻石佳妙,亦不失为印材佳品,是理想的篆刻材料。
清 鸡血石方章 尺寸: 高8.4cm 估价: RMB 4-6(万元) 成交价: RMB 4.40(万元) HK$ 4.15(万元) US$ 0.53(万元) 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 1999-07-05 |
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区的寿山,故名。寿山石的石质较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快,但镌之细润光洁,亦为印石佳品。其色彩较丰富,有黄。白、红、蓝、青等,比较名贵的品种有田黄、田白、牛角冻、瓜瓤红等,均为治印者所钟爱。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颜色多呈赭、黑、黄、白等,质地温润可刻,但略有同鸡血者,俗称“鸡血石”,最为名贵。它的底色较燥,石质坚硬并多砂钉和石筋,刀不可入。
赤峰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一地,为使用期较短的新品种,其石质与寿山石和昌化石相似,其中也有红似鸡血的,常被一些投机商冒作鸡血石。
以上几种印石,是治印者较常用的理想材料,除此以外,各地也有一些质地软、脆、坚、腻兼备,尚可用于篆刻的其它印石材料。如浙江宁波的大松石;萧山的红石;山东掖县的莱阳石;福建莆田石;湖北的楚石;陕西的煤精石;河北的房山石、丰润石等。这些印石的质地较之青田、寿山、昌化之石,远为逊色,故治印者多作为练习用。
印泥也称印色,是表现玺印艺术的媒介物,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玺印艺术的表现效果。高质量的印泥,钤印出来的色彩鲜美沉着,富有立体感,显得熠熠有神;而质量低劣的印泥,钤印出来显得灰暗浅薄,有的甚至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极大地影响了欣赏效果。印泥的广泛使用,是在隋唐以后,它与早期封检物件时钤印用的封泥,完全是两种物质。印泥的质地,在宋代时一般是用蜂蜜调朱砂,使用时以手蘸朱,粘上印面,然后钤于绢纸;元代时多用水来调合朱砂;直至明代初期方始有用油印泥者。印泥最初为墨色,后来流行朱色,但偶而也见赭色、青色的印泥。印泥的品种很多,其中红色的一般分为朱砂(硫化汞性质而成)和朱磦。朱砂印泥色深呈紫红,故也有人称为紫红砂,这是用漂制朱砂时沉淀在乳钵最下层的原料制成的印泥,其色鲜红带紫,厚重沉着,最为美观。朱磦印泥是用漂制时较上层的朱砂细末与艾丝、油等调制成的印泥,颜色略呈红黄色,较为清雅。此外,朱砂或朱磦也有加调银朱、洋红或其它原料的,其名称有八宝、魁红、镜面等。不论何种印泥,均以厚重细腻、色彩鲜明沉着者为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