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贞君子“红绿”端
砚在古代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分量很重,有人把砚台和美玉和氏璧相提并论。词人徐似道曾经准备用俸禄的余银买山,结果却把买山的钱用来买了一方砚。一砚可当一山,难怪前人感叹“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奉人十五城”。
这方端砚正反之间一半绿一半紫,古人称之为“红绿”端。它长15.3厘米,宽10.7厘米,厚1.8厘米,因为色质难得,砚主不忍多加施刀。这类无工的平板笔掭砚,又称为天砚。
砚中正面平面为绿色,犹如一泓绿水。绿端在端砚中是极少数,过去曾产于北岭山宋坑附近,在古砚中亦不多见,但它在端砚中却有重要位置。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对绿端评价很高,他在其绿端中镌刻有“端石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绿琼,用媲紫玉”。
此砚绿色,如绿豆的颜色,故有“绿豆青”之说。本来绿端石在端砚中最易辨别,但由于刻制砚石的绿石不是只有绿端,所以就变得不容易了。据记载,甘肃的洮河绿石砚、吉林的松花石砚、安徽祁门的淡绿色石砚、广东恩平的绿石砚、宁夏贺兰的绿石砚,如果从色泽来看,它们非常近似。清初的金殿扬虽是琢砚名手,也因对松花石和绿端石的特征没有认真分析比较,就把绿端当作松花砚。由此说明绿端石和松花石是颇为相似的,今天我们仍时常把这些地方的绿砚错误地判别为绿端砚。而此砚另一半是名贵紫端,足可证明此砚为千方端砚中难得一见的“红绿”端。
砚上刻铭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明清之际,赏砚之风日盛,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不少文人自己动手镌刻。铭文制作不同于一段文章写作,需反复推敲,精心设计,铭文多简短精辟,或咏物言志,或警言自勉,或纪事怀情,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砚砚背的复池内有铭文“磨而不磷,涅而不淄,而坚而固,可守君子之贞。惺斋主人识”。该砚隶书字体,出自于曹全碑,秀美流畅,笔划轻重、转折,笔意很浓。落款行笔自然潇洒,书法功底极深。款文反映了文人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砚中一半紫一半绿,也与此思想暗合。铭文既是对砚的赞美,更是砚主人内心的自我审视。惺斋主人以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石坚比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