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跑堂:李利、本报记者闻亚
李利:“养鸡签合同,赚钱无风险,一条利益链把养鸡户与龙头企业紧紧拴在一起。”2009年12月28日,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长坝村二组养殖户王德义扳着手指算起经济账来:“1万只肉鸡仔经60天饲喂,除去成本,两个月纯利润2万多元。‘合同养鸡’让我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这是东兴区引导群众发展“合同肉鸡养殖”的一个缩影。2008年1月,内江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内江东马禽业建造了一个具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机械化养殖场,通过“公司+农户”年出栏无公害肉鸡300万羽。
“今年7月我投资10多万元建好了1000平方米的鸡舍,和公司签好合同,无需付现金就拿到了鸡苗、饲料和药品,无需花钱请兽医,无需自己闯市场卖鸡。”王德义望着养鸡大棚里第二批长势喜人的1万羽肉鸡,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鸡苗是公司派车送到养殖户家里,鸡养大了,公司派车回收,在扣除公司的鸡苗、饲料和药品成本后就是纯利,养一只鸡平均可获得1.5元至2.5元纯利润,一年至少饲养5批,两年就收回投资成本。
“这是公司实施的‘54321’无风险养鸡模式。”东马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5”就是5条融资渠道:即公司出一点,农户备一点,协会筹一点,银行贷一点、政府补一点;“4”家连接:即公司+基地+协会+农户;“3”条渠道:即公司以最低保护价回收销售、协会中间促销、农户自销;“2”个到位:即养殖技术培训到位,防疫治病技术到位;“1”即一个保险。为让广大农民养好鸡,该公司主动承担技术责任和市场风险。现在,该公司已在东兴区的富溪、胜利、高桥等乡镇发展规模化合作养殖户300余户,2000多户农民也纷纷建起鸡棚养鸡。
闻亚:“公司+农户”是近年来一直推广的模式,该模式一方面使公司能够在短期内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又使农户享受规模生产的技术优势、销售优势、成本优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参考借鉴“公司+农户”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