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的亩产1540斤,最低的亩产达940斤,平均亩产达1200斤,加上红薯种苗收入,平均亩产值达1600元,相当于种植玉米收入的两倍。”8月7日,县农业局技术员到福隆乡平良村对50亩 “桂紫薯12号”进行实地测产验收,并现场公布测试结果。
近年来,大新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科技为依托,整合土地资源,力推“一乡一品”,强化技术培训,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整合土地,规模发展“有利可图”
2013年,雷平镇通过“小块并大块”,整合土地资源,大力实施甘蔗节水工程,项目总投资1600多万元,灌溉面积达7200亩。项目区预计原料蔗增产108万吨以上,实现甘蔗高效节水灌溉效益900万元,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625元。
“这几年来,区级农业技术专家到我们村进行葡萄技术培训,农民握了葡萄种植技术,现在一年两季葡萄都丰收。”恩城乡岜隆村民农小石说。岜隆屯500亩生态葡萄示范基地,就是最早受益于农业科技种植的例子。目前,岜隆屯的56户农户,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葡萄园,都住进了“葡萄楼”。
2012年,雷平镇新立、后益、新益、三伦等村利用4000多亩地推广了甘蔗套种西瓜、套种花生、套种玉米等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地科学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了50亩以上规模半自动淋水无公害高产蔬菜种植基地4个,开创绿色无公害蔬菜经营之路。
以基地建设助推特色农业规模发展是大新县发展农业的一个亮点。今年,大新县组织实施明仕田园景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与研究项目。在明仕村弄朋屯、地板屯动员群众种植了上百亩“八桂香”香米,免费提供500多斤优质稻种给农户种植,今年夏收获得丰收。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由明仕田园珍珠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明仕村群众合作养殖10000只珍珠鸭,给予项目经费补助。由大新县天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台湾火龙果25亩、日本“紫霸王”红薯20亩、台湾番石榴10亩、沙糖桔15亩现代农业种植基地,明仕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初具规模。
品牌发展,特色农业“更显活力”
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是大新县在“为民服务”中的重要一项。该县把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结合起来,以实现“一乡一业,一乡一品”的农业产业发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以科技打造品牌,以品牌塑造特色,以特色拉动规模,先后推出了榄圩——甜南瓜,五山——旱藕,恩城——葡萄等具的本地特色产业品牌。打出了一系农业强县的“组合拳”,有效助推了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步伐。
抓好农民的“菜篮子”工程,有效推进农产品发展。大新县注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把“菜篮子”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通过抓好菜篮子基地建设、实施“放心菜”工程,促进了全县菜篮子产业的健康发展。2013年上半年,大新县在榄圩乡大力发展早熟甜南瓜2000多亩并获丰收,总产量3000多吨,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增收240万元;同时,在雷平、那岭、硕龙、堪圩等乡(镇)建立了7个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样板,通过以点带面,有效推进全县“菜蓝子”工程。据了解,该县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5.4万亩,产量22.9万吨。
科技引领,提升现代农业“含金量”
7月8日,县农业局派出推广站技术员到全茗镇弄屯开展秋种玉米栽培技术培训。50多名农民直观地接受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提高他们科学种植水平。大新县注重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2012年,大新县对全县14个乡镇的信息员进行农业技术培训达 30场次,3600人以上。2013年上半年,县农业部门技术专家先后到雷平镇安平村、桃城镇宝贤村、恩城乡恩城社区、龙门乡、堪圩乡等开展科技培训工作。累计开展培训活动12期,培训人员 3000人次,发放资料10000多份,现场解答涉农技术难题15项。
大新县还注重建立健全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全县146个行政每个村都至少有一名信息员负责本村各种农业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及时向群众传送病虫害防预、农作物田间管理等农业时令信息。还依托“科技110服务站”向广大农民群众发布各类市场信息。 (梁桂花)
????(文章来源:大新县人民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