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枯燥乏味,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需要滴水不漏的严谨。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理性在支撑。
但在今年“五一”表彰会上,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却大谈激情。他认为,没有激情就不可能成就伟大的梦想。激情能调动潜能,当人有100%的能力时,激情能让他做到120%。
在普通人看来,科学需要理性,而激情与艺术相关。那么,激情与理性究竟有何关联?作为一个科研机构,究竟将如何阐释激情与理性之间的转换?带着好奇,记者走访了中国水稻研究所。
在研究所的发展上理性表现为定位
水稻所坐落在浙江省富阳市北郊一大片水田中间。这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单位,是我国水稻研究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光是博士生导师就有15位,具有博士学位的52人,硕士学位的75人,同时还有一大批国内外着名科学家在此担任兼职研究员。
尽管在我国水稻研究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1989年刚落成时,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水稻所的工作并不让人向往。曾一度因为经费困难,水稻所鼓励科研人员创收,组建了多家公司,结果经营连连亏损,闹得全所连续半年发不出工资。
“科研机构的发展需要理性定位。如果只有激情没有理性,那么,科研机构就会偏离航向,就会触礁。而这种理性就是对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程式华认为,“水稻所作为农业部系统投资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要为13亿中国人能吃饱饭作出贡献,而不仅仅是所里能赚钱,个人腰包鼓。”
正是怀着育种强国之梦,水稻所历经艰难,终于走出泥沼。尤其是实施“科技兴所、人才强所、开放活所”三大战略后,水稻所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水稻创新基地。
在新品种培育方面,水稻所独占鳌头,先后培育出了160多个新品种,特别是超级稻品种,已有13个被农业部列入示范推广名单,占总数的13%。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5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
理性定位之下,水稻所发展进入坦途。农业部曾经对“十五”期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进行评估,参加的共有1077个农业科研机构,结果水稻所总分名列第一。
枯燥乏味的工作后面是激情在支撑
“水稻育种可以说是最艰苦的工作。要求科研人员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和繁育基地开展工作。风吹日晒,蚊叮虫咬是家常便饭。面对艰难困苦,只有怀抱激情才能坚持。”程式华认为,“没有激情的梦想,这种年复一年、枯燥无味的工作就味同嚼蜡。”
正是这种激情梦想,成就了水稻所一大批可亲可敬的育种专家。
程式华是我国着名水稻遗传育种专家,2001年l2月,他从科研岗位被直接任命为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当前,科研机构行政化现象十分普遍,一些科研工作者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之后就成为“君子”,只动口,不动手。
但程式华本色不改,依然故我。在大量的行政工作之外,总是奔波忙碌在田间地头,紧抓育种试验不放。但他又不像一些“学究”,只懂科研,其他一概“高高挂起”。科研之外,他还常常外出调研、接受媒体采访、与种粮大户座谈、为基层农技干部作学术报告,通过种种方式,指导各地水稻生产。程式华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及省、部级奖励。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颇有哲理意味的“插秧”诗,一直挂在水稻所副所长胡培松研究员的办公室里,也是他从事水稻科研实践的真实写照。在水稻所工作的20多年里,他重复着“杭州—海南—杭州”的候鸟式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炎夏,还是冬天,在杭州富阳基地的试验地里,在海南陵水的南繁田中,他追赶着一个又一个水稻生长季节,始终在实验室、温室、田间穿梭忙碌。他带领团队先后培育了“中优早3号”、“中香1号”、“中健2号”等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16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
钱前是水稻所副所长,近年来,他带领团队一直致力于水稻种质资源的创新性挖掘、遗传分析与育种应用等研究,研究成果分别在《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并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1年,他领衔的“水稻资源创新团队”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其本人也被授予各种奖励。
有人说,水稻育种专家“远看像烧炭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搞水稻育种的”。在市场经济下,许多职业都可谓风光无限,而且收入不菲,搞水稻育种,常常默默无闻一辈子,要坚持下去的确需要超常的勇气和毅力。这批人无论最终是否取得成功,实则无一例外内心都拥有澎湃的激情。
理性加激情: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研机构有个通病,就是注重科研轻视推广。只要论文发表,至于研究成果是否得到应用,则不太在乎。以至于造成每年论文一大堆,但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仍然偏低。
理性告诉水稻所,只有将科研和应用相结合,才能为中国水稻发展作出贡献;激情则推动水稻所,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同时,倾注更多的民生情怀。正是理性加上激情,推动着水稻所在服务生产中,打开大门,发挥更大的作用。
5月16日,水稻所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举行水稻钵苗机插技术观摩会。针对传统水稻毯苗机插技术存在的取秧不均、伤秧伤根严重、漏秧率高、插后返青慢等问题,该所首创研发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秧苗种在该技术研发的钵形毯状秧盘上,不仅可做到定量、定位按钵取秧,而且培育出的秧苗综合素质好,与传统机插技术相比,钵苗机插技术返青提早4~7天,平均增产达12.4%。在黑龙江垦区,该技术已逐步取代了原来的子盘育秧机插技术,应用面积从2010年的50多万亩,迅速扩大到目前的1500多万亩。
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使“科学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2012年,水稻所启动了“百名专家联百县计划”,挑选了100名专家,在全国12个水稻主产省选择100个水稻主产县(市),建立紧密联系制度,开展水稻新品种和新技术展示与示范,使研究成果能够及时、顺畅地转移应用于生产实践,让农民种田能每亩多收“三五斗”。
水稻所的办所方针是“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因此,对脚下的这块土地特别重视,不仅专门成立了“服务浙江办公室”,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人才、信息优势,依托科研推广项目,为浙江的水稻生产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服务,而且还编写《服务浙江简报》,不定期报送浙江方面,多次得到省领导的批示。“两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浙江近年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平台,为了配合“两区”建设,水稻所在浙江重点建设30个县级示范点,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和相配套的节本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技术成果。同时,还配合各类项目的实施,通过不同方式,将专家“走下去”和把农民“请上来”相结合,帮助各地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是理性?是激情?水稻所的采访告诉记者,没有理性,激情难以持续,终将很快消亡;而没有激情,理性因为无奇,终将归于平淡。只有将理性和激情加以融合,才能开创更加广阔的未来。(记者 蒋文龙 陈小平)
(原标题:在激情与理性之间转换——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育种经)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