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和近代工艺收藏中铜墨盒种类析
在传统文具和近代工艺品中,铜墨盒的种类算是比较多的,大体上可从外形、盒面图案和装饰工艺等方面加以区分。
从外形上看,铜墨盒可分成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双菱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双环形、枣核形、葫芦形、桃形、石榴形、海棠形、书卷形、扇形、瓦形、元宝形、鼓形、刀形、双钱形、如意形、半月形、梅花形、琵琶等乐器形、棺材形、烟袋锅形等三十余种,以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最为常见,也最为实用。此外还有盒上带环的衣挂墨盒,外出携带更为方便。
从盒面图案上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书画为主图,四周配以纹饰;纹饰多为梅、兰、竹、菊、松、琴、棋、书、画等,以梅花为最多。一类只有书画。盒面图案为书法的,以楷书、行楷、行书、隶书居多。篆书、钟鼎文、石鼓文、瓦当文字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旁边多配以楷书释文。书法内容有名言警句、诗词文赋等,包括从二、三、四字的警语,几十字的律诗绝句,到数百字的文赋名篇,丰富多彩。中国古代诗文名篇,以《兰亭序》、《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岳阳楼记》、《赤壁赋》、《出师表》、《滕王阁序》、《长恨歌》等较为常见。盒面图案为绘画的,基本为中国画风格。配合刻铜工艺,在中国画的笔墨中,铜墨盒特别强调“笔”,即线条的形式和内涵。画面多为写意和小写意风格,也有工笔画,但都以线条为中心,通过刀刻深浅、粗细的变化,勾勒物象,刻画形象。绘画题材多种多样,包括人物、花卉、鸟虫鱼兽、清供、博古、山水、亭台楼阁等。绘画寓意或吉祥美满,或清雅高洁,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审美习惯。
从装饰工艺上看,以手工錾刻盒面图案的墨盒最为常见。刻铜艺术以刀代笔,适合表现线条的写意性和深刻性,因此盒面的图案大多为名人书法、写意国画和篆刻。这种工艺纯用手工,不可重复,优秀之作别有金石韵味,独具优美意境,堪称艺术奇葩。刻铜墨盒之外,较为常见的是腐蚀版墨盒。腐蚀铜版本是一种印刷技术,源自19世纪工业革命,方法是将原稿拍摄成网目底片,然后在铜版上涂上化学药品,再用硝酸腐蚀,铜版上出现凸凹不平,进行印刷。这种技术可以真实再现原作的风貌。腐蚀版墨盒技术是从印刷版借鉴来的,但墨盒所需的腐蚀画面要比印刷版腐蚀痕迹更深,这就需要浸液在腐蚀液体内的时间更长。比起刻铜墨盒和腐蚀版墨盒来,现存的烧嵌珐琅铜墨盒数量就要少得多。珐琅器的制作,是用细铜丝掐制成各种所需的图纹轮廓,通过粘贴焊接,定格在铜制器胎上,然后用各色珐琅彩釉填入施点在金属丝轮廓内,还要经过烘烧、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因其底色以蓝色釉彩为主,又于明代景泰年间开始在北京大量烧制,故被称做“景泰蓝”。明中期以后,珐琅工艺被普遍用于观赏与日用的器物上。晚清,铜墨盒偶亦施以珐琅工艺,使盒面图案显得五彩缤纷。此外,还有将不同铜质(红、黄、白)镶嵌在同一盒面上,利用其色彩差异起到特殊装饰效果的两镶、三镶墨盒。这类墨盒以镶嵌工艺为主,往往还要在不同的铜料上再錾刻纹饰和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