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洒泉台顾二娘
笔、墨、纸、砚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的文房四宝。其中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砚,得到文人们的喜爱。自唐代至清代,砚的珍品被列为御制和贡品,受到历代帝王的珍爱。
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位著名的制砚高手——顾二娘,名顾青,江苏吴县人。她居住在苏州城的专诸巷里,是以制砚为业的人家。据《江苏通志》记载:“顾圣之,字德麟,吴县人。父顾道人,工于制砚。人称之为小道人,所制砚仿古式,朴雅可玩。子死,媳独擅其艺者二十余年。”又另据《吴门补乘》等书记载,顾二娘本姓邹,夫家姓顾,世代以制砚为业,她的公爹顾德麟是顺治年间姑苏城里有名的制砚高手。顾道人生前将琢砚的技艺传给了儿子顾启明,即顾二娘的丈夫,可是顾启明不幸早逝,因此顾二娘便继承了顾家祖传的制砚技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顾二娘继承顾家的琢砚技术后,经过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制砚技能,加上她心灵手巧,有自己的美学观,追求高雅之美。因此,她制作的砚台被清代文人称为“近代第一”。
“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可为。”这是她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因而她制作的砚台,“古雅而兼华美,当时实无其匹”,她是名重一时的制砚高手,执意追求“非端溪老坑佳石不奏刀。”从不粗制滥造,所以她琢的砚台非常珍贵。
当时,有位非常喜欢砚台的老人叫黄莘田,他不仅自己嗜砚成癖,而且他的夫人也特别喜欢砚台,自封号为“十砚老人”。他在做官时得到一块好砚石料,为找高手琢砚,竟藏了10年。当知道琢砚高手顾二娘后,便带着石料从广西出发,不远千里赶到苏州,顾二娘见老人诚心找她,为之感动,特地琢了一方精美的砚台。从此二人交往很深,顾二娘又为老人琢了仿明府青花砚等。
顾二娘虽为制砚名手,操业20余年,但传世珍品甚少,“生平所制砚不及百方。”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藏有顾二娘的佳砚。其中“洞天一品”砚,为天然随形,砚上部开一横卧长方池。砚的右侧用篆书刻有“吴门顾二娘造”。此砚确系顾二娘为黄莘田而作。
顾二娘死后,书画家们便作诗纪念。与顾二娘交往极深的十砚老人诗云:古款微凹积墨香,纤纤女手为干将,谁倾几滴梨花雨,一洒泉台顾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