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砚的小知识
砚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是文房四宝之一,汉代刘熙《释名》说:“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可见在秦汉时,研墨的砚已经产生,从考古发现的资料来看,砚台最早是从研磨器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这种研磨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磨盘和磨棒中,磨盘带有槽臼,槽臼内还残存着研磨过颜料的痕迹。砚在历史比笔、墨、纸都长,传世的古砚也多。在安阳殷墟妇好墓和洛阳西周墓中,均出土有调色器。这些研磨器和调色器,可算是砚的鼻祖了。
秦代,砚的形状趋于规范。公元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中,出土有石砚的砚杵,其形制与汉砚大致相同。
西汉时,制砚有显著的发展。砚在种类增多,有石砚、陶砚、铜砚、漆砚、瓦砚、澄泥砚等。汉至魏晋的石砚,盛行圆形三足式,足上有刻兽足。北朝盛行方形四足式,雕刻风格浑朴,造型生动。汉代陶砚有龟形砚,山形砚,如:12峰陶砚。魏晋时,由于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瓷砚,多为青瓷砚,砚堂不上釉,以利研磨,其形多为圆形蹄足。南北朝时,已有双足圆首箕形陶砚,为唐代箕形砚的先身。
隋唐以后,由于造墨技术发展,墨质渐优,可不用研石,对砚的要求相应提高。唐时砚质、砚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盛行箕形、龟形、屐式及山峰多足式砚。
名砚石相继发现,如广东肇庆的端石,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的歙石,山东的红丝石、甘肃临洮的洮石等。这些砚材坚实、细腻、滋润、发墨,并具有各种妍美的纹理,如端石有鱼脑冻、蕉叶白、冰纹、火捺等纹理,歙石有罗纹、眉子、金星、金晕,刷丝等纹理。在山西省绛州,用绢袋淘澄汾水河泥,干结以后,入窑中烧成砚材,然后雕琢成砚,质地精良,坚润如石。
宋代,士人更重石砚,尤其对端砚,歙砚爱之。当时石砚的主要式样是“抄手砚”,将砚背部分挖空,便于挪移,既轻且稳。陶砚逐渐被石砚所代替,但澄泥砚仍有发展。宋砚朴素大方,实用雅砚。无代雕砚风格比较粗犷、浑朴自然。
明清时,山东的红丝石砚渐衰落,端、歙更加讲求石质,雕刻花纹、造型式样等日渐丰富,并在砚上镌刻名人诗词、题识,同时也在外装砚匣上追求装璜考究、华丽美观。当时还出现了许多制砚名手,有顾二娘、王岫筠、汪复庆等。雕刻艺术上追求自然,出现了隋形砚式,因材制砚,形式多样,至使明代砚从使用价值转化为艺术价值,成为达官贵人的附庸风雅、收藏砚台的风气大为流行。
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当时仍推石砚最流行,有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此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漆沙砚、铁砚、资砚等不下几十种材料。
由于清代统治者重视始祖发祥地东北,所以在这时推崇了产于东北混同江的“松花石砚”为“御用”石砚。
明末以后,制砚逐渐着重精雕细刻,出现了不少细琐俗陋之作。砚台的造型也多样,还以随形较多,有八棱形、竹节形、荷叶形、蕉叶形、圭形、壶形等。
当时文人墨客还非常讲究砚石的色泽、文采、声音、嫩润及年代、石坑、题铭等,砚己成为文人士大夫文房中、书案上必备的文具,成为人们喜爱珍藏鉴赏的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