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铜刻表意不同

发布:2011-10-30 20:02:40  来源:哈尔滨百姓网-收集整理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作为曾经盛行一时的文房用品,刻铜墨盒曾被普遍当作表达友情、亲情的馈赠品,也曾作为嘉奖品、纪念品而被公私机构青睐,更有一些则与近现代名人和事件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留存至今的刻铜墨盒中有许多是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

  笔者藏有一方盒面上双勾隶书“除恶务尽”的墨盒,是民国时期原北平市立26小学校颁发给在“捕蝇运动”中获得总分第3名的一位小学生的。它是那个时期的所谓“新生活运动”的一个真实记录。而一方刻有精美松鹤和口衔灵芝的神鹿墨盒,则是一对年轻夫妇在1941年的订婚纪念品,如果他们还健在,也应该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至于上面刻有梅花并配诗“一枝留古色,数点合天心”的刻铜墨盒,则表现出作者洗练的刻写风格。

  墨盒创始约在嘉庆、道光年间,多为铜制。刻铜艺术始于清代中期,以阴文刻、阳文刻及双勾浅刻为主要手法,所刻多系书画篆印,又常与历史事件及人物相关,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所以成为人们情有独钟的收藏艺术品。

  历史上的刻铜名家大都云集北京,书画篆刻造诣颇深。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的刻铜艺术以陈寅生、张樾丞、姚茫父3人最为著名,人称刻铜三大家。同治初年的秀才陈寅生首创墨盒刻铜艺术,其刻纤细秀丽,不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水人物都能游刃有余,但其最主要的成就在书法作品,楷、行、草、篆诸体俱佳,可谓字字珠玑,笔笔流畅,其代表作有楷书《兰亭序》、《出师表》等。民国初年同古堂图章墨盒铺经理人张樾丞是陈寅生之后冠绝一代、成就最高的刻铜艺术家。他曾为末代皇帝溥仪治过“宣统御览之宝”、“宣统御笔”、“宣统之宝”等玺。张樾丞刻铜墨盒、铜镇尺,在陈寅生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陈寅生只刻阴文小楷,而张樾丞则变换刀法,把刻竹的刀法,运用到刻铜上,仿刻竹中的“沙地留青”刀法,刻出阳文花卉,极为生动古雅。姚茫父与张樾丞是同代人,又是好友。姚茫父是光绪进士,后留学日本,民国后曾出任北平女师、美专校长,多才多艺,一生作品甚丰。早年,姚茫父常出入琉璃厂,与张樾丞结为至交,并开始合作,由茫父作画,樾丞镌刻,后两人常合作刻铜墨盒,姚茫父往往署名茫父。而姚茫父自刻的作品,则落款姚华,其作品多篆印章文,刀法清晰,气韵婉丽。

  名家刻铜墨盒,不仅书画俱佳,而且意境清雅高妙,更有轶闻传世。有一次姚茫父书写《长恨歌》于铜墨盒上,墨盒刻成,程砚秋见到后爱不释手,茫父就把墨盒赠给程砚秋,程砚秋请茫父题尾,茫父欣然写道:“白傅诗篇喻老妪,姚茫细字比蝇头;金壶写成教储墨,记取鹊桥一段秋。”这既是姚、程友谊的见证,又是刻铜墨盒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关文章

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一]
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二]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留言反馈 | 网站建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尔滨百姓网 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1926号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