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镇纸魏晋风韵
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很重视的文房用具,虽然以最基本的“笔、墨、纸、砚”为主,但对其他文房所需之物,也往往精心雕琢。
镇纸是文房常用之物,是读书写字的文人用来压纸、压书的文具。有的因其形制精巧,而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我国老百姓称之为“镇尺”。在日本,又被人们称之为“文镇”。从考古中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铜镇的实例。
在民间,镇尺常以黄、白铜制作而成,有单个的和成对的。它还有以银、铜、铁、玉、石、瓷、木、竹、象牙等为材质制作的。以长方形居多,也有圆形的,还有折叠和不折叠的。
镇纸与镇尺以往是有区别的。赵汝珍《古玩指南》中指出:“镇纸者,镇压书页或纸张之用。今人多误称镇尺,殊不知古人制器之原意也。”把镇纸叫作镇尺为误称,但都这么叫来已久,即已约定俗成。镇纸为文房雅玩,书家珍物,其常不是素面的,而是刻以诗联字画。成对的镇尺画更有趣味,合是一整幅,分是两零幅,其中还有些是出自画家、名家之手。镇尺因其造型多样、工艺考究,也可作欣赏之物。
铜错金蟠龙镇纸,为六朝时代的文物,高11.4厘米。器通体为一只凶猛的蟠龙。相传,黄帝统一中国后,与众多部落的首领会盟于华阳城。大家一致建议采用黄帝所在的熊氏部落的图腾。而黄帝却认为,中华民族是统一的民族,图腾应是团结、奋进、不屈不挠、勇往向前的象征。于是,一个鹿角、驼头、兔眼、牛耳、蛇身、鱼鳞、凤尾、鹰爪、虎掌,八面威风的“龙”便诞生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也有当代的风韵,并具有一种飘逸潇洒的风貌,带着一股“仙气”。大部分龙已作腾空飞起之状。龙的体态显得轻盈,尾部自然飘舞,使龙有种轻快、凌空的感觉。
铜蟠龙镇纸通体为一只凶猛的蟠龙,张牙舞爪,充满弹性的力量,具有一触即发的动态感。铜蟠龙躯体起伏舒缓,腿部刻画坚实粗大,棱角分明。韧劲的长尾,锐利的尖爪,表现出罕见的精致。
此器龙的形体塑造运用了工艺美术的方法。首先是形象的强烈夸张,圆睁的龙目,大张的巨口,卷钩形的利爪,这种夸张强调了性格的主要特征。
铜龙全身装饰了精美的嵌错花纹,铜体金饰相互辉映,美观的装饰与本身的原色,使作品艺术效果更加强烈,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