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记着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省环保厅分别在黑龙江省抚远县、饶河县、虎林县、东宁县设置了4个应急移动核辐射监测点。3月19日,哈尔滨市固废辐射管理办公室3名监测人员接到任务,于次日启程分别前往东宁县、抚远县两个监测点。昨晨,3名监测人员结束12天的日夜监测工作返回哈尔滨,记者也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采访,听他们讲述人工放射性核元素数据是如何出炉的。
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室外温度始终在零下10℃左右,在寒风中,黄震、锁孝刚两名监测人员在那里坚守了12个日夜。
据介绍,人工放射性核素的采集过程主要分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是“定性”,即利用空气采样器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而后监测空气中是否存在放射性核素;第二步骤是“定量”,他们要从在户外全天运转的高压电离室中调取数据,判断辐射水平,并以3小时一次的频率上报。
据了解,监测人员每天早晨7时30分,还要将大气采样样本送回哈尔滨,以供分析。而后,省环保厅对辐射环境监测及时上报,并在环境保护部网站上公布。
在抚远县监测点的12天里,4名监测人员每天都是3班倒,监测是24小时一直进行的。3月21日是哈尔滨市监测人员工作的第一天,当地清晨四五点钟就亮了天,监测点四周荒无人烟,身边传来的除了呼啸的风声,就是监测仪器的运转声。据介绍,移动监测可以在风向改变的条件下,第一时间掌握辐射计量数据,随身携带的设备可检测到地表伽马射线数据变化情况。
采访中记者得知,专家通过连日的监测结果分析,由于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极其微弱,日本核电事故并未对黑龙江省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