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产在即,各地“两杂”(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市场已陆续启动。据农业部调度,目前除部分地区、个别品种出现结构性紧缺外,今年全国“两杂”种子供应总量充足,质量有保证。其中,杂交玉米种子可供总量15.7亿公斤,余种5.2亿公斤;杂交水稻种子可供总量2.84亿公斤,余种约3400万公斤。
但由于生产期遭受异常气候影响,湖南、江西、湖北等省杂交稻种减产,个别品种供应偏紧。为此,农业部及早动手,周密部署,组织各地农业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春耕农业生产用种和质量安全。一是加强供需信息调度。2009年10月,农业部及时召开会议,分析全国“两杂”种子生产情况和市场供应趋势。随后多次对“两杂”种子市场和重点省份种子供需情况进行调度,及时准确掌握并通报种子市场供求信息。二是积极组织种子调剂。针对湖北、湖南等部分“两系”稻、早稻种子紧缺问题,及时协调种子企业增加种子供应、使用常规种子替代、推广精准播种技术、启动储备种子等,确保各地农业生产用种需要。三是加强种子质量管理。农业部于去年秋季组织开展“两杂”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监督专项检查,加大了对“两系”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的力度,从源头上禁止质量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四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农业部于今年1月底下发《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确保春耕生产用种安全的通知》,结合“种子执法年”活动,全面部署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同时,组织全国20家大型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向全国种子企业和经营单位发出“保障春耕供种安全,维护农民利益”的倡议书,引导企业保障种子供应,稳定种子价格。五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各地大力推广早稻软盘抛秧、精准播种等技术,引导农民种植“三系”杂交稻、优质常规稻,切实缓解部分地区“两系”稻和杂交早稻种子供需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