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纹饰浅谈
发布:2009-12-22 16:03:49 来源:宾县百姓网-收集整理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早期的纹饰仍保留着明末、顺治时的绘画风格,画法流行单线平涂,豪放粗犷和精细工丽并存,图案布局巧妙合理,包罗万象,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反映当时思想与生活习俗的图案大量出现,绘瓷匠人水平决不低于官窑画师,突破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自由地发挥民间大众化特点的艺术风格。中晚期受明末清初书画家董其昌、陈洪绶、刘泮源、华喦及“四王”等人的影响,构图舒朗,意境深远。人物画法有陈老莲风格,中晚期以流畅工细,勾、染、皴、擦并用为主流,多可分出阴阳面及层次。而官窑青花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纹饰对称、平衡、整齐,主题,醒目、突出,仍代表着当时绘瓷工艺的最高水平。青花料主要使用浙料和珠明料作画。
康熙青花纹饰图一
康熙中期青花在绘画技法上,有不少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康熙朝自己独特的风格,改变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单线平涂色的传统方法,而是采用泻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手法,浓重、淡雅层分分明。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的色调(见图一)。所谓“分水皴”就是用笔梢蘸浓淡不同的料水在胎上描绘,技术上要求很高,少的三五种,最多能分了八九种色阶。山石的描画,多采用斧劈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运笔时勾、染、皴、擦、点各种绘画手法并用,这全靠画工手笔功夫来完成,构图讲究多样化,强调画面活泼有趣味,视野开阔,无论画面大小,都有一种很完美的情境。可以说,康熙青花将中国绘画的技法,经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使我国瓷器装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可说是青花中独特且最具艺术魅力的部分。
康熙青花取材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画法自然,装饰题材丰富多彩,均是当时社会习俗和文化观念的直接反映,这种来源于民间现实生活并充满活力的题材,其情趣盎然的内涵与粗犷洒脱热情奔放的艺术表现。康熙青花纹饰主要有:植物花卉、山水(见图二)、动物、人物故事、神话故事、吉祥纹以及长篇诗句等。也有一些是来自明末清初的木刻版画内容,康熙青花千变万化的装饰图案,也为其后雍、乾青花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常见图案有:水浒故事、无双谱、一琴一鹤、十八学士、天仙送子、麒麟送子、周处斩蛟、指日高升、望江兴叹、人物、鱼樵耕读(见图三)、婴戏、羲之爱鹅、西厢记、十八罗汉、山水庭园、三国故事、饮中八仙、刀马人物、耕织、御沟拾叶、八仙庆寿、加官晋爵、云龙、鱼龙变化、夔龙、海水龙、二龙戏珠、太狮少狮、玉兔、花鸟、龙凤、麒麟、云凤、丹凤朝阳、凤穿牡丹、柳马、蟠螭、四福、松鼠葡萄、松鹿、锦堂富贵、三友、花篮、皮球花、寿字、缠枝牡丹、缠枝莲、四季花、冰梅、四君子、赤壁赋、兰亭序、月影梅、梵文、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颂、博古、饕餮及四艺雅聚等。
康熙青花山水纹饰 图二
人物画大多采用陈老莲画法,人物脸面大多为侧面。整体比例协调,绘工精致,简练清晰。仕女发髻高耸,脸庞丰满,眉似弯月,唇如朱点,端庄稳重,姿态婀娜多姿。余者人物线条明快、劲捷,大多见于轮廓线内轻点口目,少数涂染面部。婴戏图一改明代流行的武戏,盛行文戏画篇。此时着重于人物状貌和神情的表现。其形象的概括和提炼达到了不可再简的地步。古陶瓷研究专家曾这样评价:“清初的花纹最为精工,人物多作细笔,康熙以人物为著,早中期人物画面高大、用笔豪放,晚期则趋于清秀”。
康熙青花开光人物图
康熙青花捕鱼纹饰 图三
瑞兽形态逼真,较之明代更为写实。有的加绘嘘气喷雾纹样,更衬托出异兽的凶猛雄健。最常见的龙纹被刻画为头大细身(四爪为主),龙麟呈“八”形,异常凶猛。花鸟类题材丰富多样,花卉俯仰、向背、聚散、飘逸等姿态各异。其中以双犄牡丹与折冰梅和对视呼应感较强的鸟雀最具时代特色。书法类作品以楷书为主,书艺高超,排列有序。图案类纹饰似一笔一画中规中矩。多种图案中流行于上部点画一小太阳(寓意指日高升)及水涡状云纹。几种辅助边饰也颇具时代特征,常见有人字形锦纹、万字形锦纹、垛形纹、山字形与连贯如意纹等。开光纹饰作品较少见,绘画一般较精细。各种图案所占篇幅与后世相比通常较大。
康熙青花山水纹饰 图四
各类纹饰的点、线处理得恰到好处且特色鲜明,其中山水、书法类文人气息浓厚,人物类多反映传说或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故事。瑞兽、花鸟类充满祥和之兆,图案类则仿古氛围浓郁。整朝纹饰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和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古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换言之,“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早期青花呈色一般系灰蓝或黑蓝,在同一时期也有发色好坏并存的情况,在鉴定中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主要品种见有白地青花、豆青地青花、哥釉青花、黄地青花、青花堆粉浆胎青花、蓝釉青花、青花地留白,青花暗刻和青花釉里红等,以前者为主流。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鲜艳清翠,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墨分五色”(见图一 图四)。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熙青花
康熙青花纹饰图一
康熙中期青花在绘画技法上,有不少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康熙朝自己独特的风格,改变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单线平涂色的传统方法,而是采用泻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手法,浓重、淡雅层分分明。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的色调(见图一)。所谓“分水皴”就是用笔梢蘸浓淡不同的料水在胎上描绘,技术上要求很高,少的三五种,最多能分了八九种色阶。山石的描画,多采用斧劈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运笔时勾、染、皴、擦、点各种绘画手法并用,这全靠画工手笔功夫来完成,构图讲究多样化,强调画面活泼有趣味,视野开阔,无论画面大小,都有一种很完美的情境。可以说,康熙青花将中国绘画的技法,经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使我国瓷器装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可说是青花中独特且最具艺术魅力的部分。
康熙青花取材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画法自然,装饰题材丰富多彩,均是当时社会习俗和文化观念的直接反映,这种来源于民间现实生活并充满活力的题材,其情趣盎然的内涵与粗犷洒脱热情奔放的艺术表现。康熙青花纹饰主要有:植物花卉、山水(见图二)、动物、人物故事、神话故事、吉祥纹以及长篇诗句等。也有一些是来自明末清初的木刻版画内容,康熙青花千变万化的装饰图案,也为其后雍、乾青花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常见图案有:水浒故事、无双谱、一琴一鹤、十八学士、天仙送子、麒麟送子、周处斩蛟、指日高升、望江兴叹、人物、鱼樵耕读(见图三)、婴戏、羲之爱鹅、西厢记、十八罗汉、山水庭园、三国故事、饮中八仙、刀马人物、耕织、御沟拾叶、八仙庆寿、加官晋爵、云龙、鱼龙变化、夔龙、海水龙、二龙戏珠、太狮少狮、玉兔、花鸟、龙凤、麒麟、云凤、丹凤朝阳、凤穿牡丹、柳马、蟠螭、四福、松鼠葡萄、松鹿、锦堂富贵、三友、花篮、皮球花、寿字、缠枝牡丹、缠枝莲、四季花、冰梅、四君子、赤壁赋、兰亭序、月影梅、梵文、腾王阁序、圣主得贤臣颂、博古、饕餮及四艺雅聚等。
康熙青花山水纹饰 图二
人物画大多采用陈老莲画法,人物脸面大多为侧面。整体比例协调,绘工精致,简练清晰。仕女发髻高耸,脸庞丰满,眉似弯月,唇如朱点,端庄稳重,姿态婀娜多姿。余者人物线条明快、劲捷,大多见于轮廓线内轻点口目,少数涂染面部。婴戏图一改明代流行的武戏,盛行文戏画篇。此时着重于人物状貌和神情的表现。其形象的概括和提炼达到了不可再简的地步。古陶瓷研究专家曾这样评价:“清初的花纹最为精工,人物多作细笔,康熙以人物为著,早中期人物画面高大、用笔豪放,晚期则趋于清秀”。
康熙青花开光人物图
康熙青花捕鱼纹饰 图三
瑞兽形态逼真,较之明代更为写实。有的加绘嘘气喷雾纹样,更衬托出异兽的凶猛雄健。最常见的龙纹被刻画为头大细身(四爪为主),龙麟呈“八”形,异常凶猛。花鸟类题材丰富多样,花卉俯仰、向背、聚散、飘逸等姿态各异。其中以双犄牡丹与折冰梅和对视呼应感较强的鸟雀最具时代特色。书法类作品以楷书为主,书艺高超,排列有序。图案类纹饰似一笔一画中规中矩。多种图案中流行于上部点画一小太阳(寓意指日高升)及水涡状云纹。几种辅助边饰也颇具时代特征,常见有人字形锦纹、万字形锦纹、垛形纹、山字形与连贯如意纹等。开光纹饰作品较少见,绘画一般较精细。各种图案所占篇幅与后世相比通常较大。
康熙青花山水纹饰 图四
各类纹饰的点、线处理得恰到好处且特色鲜明,其中山水、书法类文人气息浓厚,人物类多反映传说或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故事。瑞兽、花鸟类充满祥和之兆,图案类则仿古氛围浓郁。整朝纹饰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和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古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换言之,“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早期青花呈色一般系灰蓝或黑蓝,在同一时期也有发色好坏并存的情况,在鉴定中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主要品种见有白地青花、豆青地青花、哥釉青花、黄地青花、青花堆粉浆胎青花、蓝釉青花、青花地留白,青花暗刻和青花釉里红等,以前者为主流。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鲜艳清翠,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面貌。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墨分五色”(见图一 图四)。色彩变化有五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器物画面浓淡深浅,光线强弱分明,不同层次的渲染,完全是由于工匠们熟练地运用色料的技巧,即分水方法,有意识地造成多种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甚至在一笔一划中也能分出深浅不同的笔韵,如青花山水人物图,花鸟图等,无论远山近水,层峦叠嶂,均富有层次的节奏感、立体感,结合晕染法的使用,使其更接近和达到国画题材的表现手法,犹如一幅水墨花,很具观赏性,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康熙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