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的兴起与发展
发布:2009-12-22 15:54:15 来源:宾县百姓网-收集整理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德化位于福建省东部,地近东南沿海,毗邻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福州、泉州、厦门。德化烧瓷始于宋而终于清。产品丰富多彩,独具风格,自创烧以来,就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是我国南方一处著名的烧瓷窑场。
德化窑之所以能够在宋代创兴,并在以后数百年间盛烧不衰而名扬海外,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制瓷工艺的提高等等。除这些前提之外,笔者认为,德化窑的兴起与发展跟海外贸易及适应瓷器外销的经营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宋代立国以后,由于陆路阻塞,十分重视海外贸易,视此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朝廷曾派内侍到海外招徕贡市贸易。元祐二年(1087年),宋哲宗正式批准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泉州港的海外通商事务,这样从政治上确立了泉州成为重要贸易港口的地位,从而促进了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宋代是我国瓷业生产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南北各地瓷窑像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所产瓷器不但用于国内需要,而且很多瓷窑的产品大量出口。泉州以其优越的交通条件和政治经济形势,吸引着福建及其邻省地区瓷窑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泉州。伴随着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达,海外交通开拓到哪里,瓷器就输送到哪里。在对外贸易中,瓷器成为与丝绸并驾齐驱的重要商品。与泉州进行贸易的有东亚的朝鲜、日本,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西亚的伊朗、伊拉克和非洲东海岸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35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中国瓷器。在对外贸易中,瓷器仍然是重要商品。
明清时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时期。明初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交通史上空前未有的盛举,这次大规模的远航贸易开辟了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航线,对后来东西方贸易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海路交通自进一步拓展,瓷器的外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行销的范围还是数额。都远远超出了宋元时期。虽然泉州港这时期在海外交通的地位趋于衰落,但是泉州地区的陶瓷器仍然通过民间商人或其他途径大量输往海外。明代主要从福州港、漳州月港输出,明末以后改从新兴的厦门港。这一时期德化窑的烧瓷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主要烧制白瓷和青花瓷。特别是明代烧制的白瓷,尤为精美,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
生产这种优质白瓷是和德化所产的制瓷原料是分不开的。德化产的瓷土,氧化硅和氧化钾含量较高,烧成后玻璃相较多,因而瓷胎致密,洁白如玉,透光度极佳;由于釉料中含铁量特别低,含钾量高,焙烧时又采用中性气氛,所以自瓷釉色更为纯净。从外观上看,釉面柔和莹润,如脂似玉。它的白与景德镇的产品不同。景德镇的白釉是“白里微泛青色”,而德化的白釉是“白里微泛黄色”,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或“象牙白”之称,流传欧洲后,法国人又称“鹅绒白”和“中国白”。其油润滋嫩、半透明的质感,令人赞不绝口,“就是对陶瓷毫无欣赏水平的人,只要一见便可发出赞赏之声。”
佛教自东汉由印度传人我国之后,伴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又传到了日本;南洋群岛的人民很早就信仰佛教。为了适应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宗教信仰这一需要,明代德化窑在继承传统式样的基础上,大量生产各类佛像。其中观音数量最多。观音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佛典描写她法力无边,经常变幻不同的法相,穿戴不同的服饰,作出不同的姿态,处在不同的环境中普渡众生,有所谓“三十三观音”之别,白衣观音就是其中之一。德化瓷土优良,很适合烧制圣洁的白衣观音。所烧制的观音,洁白无瑕,温润如玉,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给人以力量、信赖和希望的感受,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崇敬和信仰。
当时瓷塑名师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和陈伟等,尤以何朝宗塑像最为著名。他所塑的观音,造型优美,微妙传神,既肃穆大方,又慈祥和蔼。雕工自然细腻,衣纹深秀,飘然若生。有送子观音、渡海观音、施露观音等,或坐或立,姿态各异。除观音外,还有达摩、弥勒、罗汉、如来等佛教塑像,均极精致,各具神韵。这些塑像输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当时在国外市场上都是热门货,各方高价争购,也有一部分由华侨携带出国,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对它格外喜爱。白瓷送子观音;在日本的基督信徒中,当作玛丽娅的圣像而大受欢迎,其需用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观音、达摩、罗汉塑像同样深受东南亚一带教徒、僧侣的欢迎。这类塑像领尽风骚,被称为“东方艺术之精品”,视若拱璧,有“天下共宝之”之誉。 当中国的青花瓷出现于国际市场时,很快征服了伊斯兰世界。这是因为蓝色所象征的崇高、神秘、静肃与伊斯兰教所宣传的教义相适宜,迎合了伊斯兰民族的审美趣味。德化窑在明代后期又大量生产青花瓷器,其产品不但输往东南亚,而且远销非洲。
17世纪以后,为了适应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德化窑又模仿英国、荷兰、德国的陶器和金属器皿的造型,大量生产酒壶、咖啡壶、水罐、啤酒杯和碗,产品畅销欧洲市场。
如上所述,德化窑的工匠们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吸引外来文化,研究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断对产品的釉色、造型、装饰进行设计,使之尽量投合消费者的爱好和要求,因此其产品始终得以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大开。正是由于赢得了如此广阔的销售市场,从而又推动了德化窑瓷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明清时期德化的烧瓷窑址,已由宋元时期的33处猛增到152处,窑址数量之多,居泉州诸县首位。
德化窑之所以能够在宋代创兴,并在以后数百年间盛烧不衰而名扬海外,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制瓷工艺的提高等等。除这些前提之外,笔者认为,德化窑的兴起与发展跟海外贸易及适应瓷器外销的经营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宋代立国以后,由于陆路阻塞,十分重视海外贸易,视此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朝廷曾派内侍到海外招徕贡市贸易。元祐二年(1087年),宋哲宗正式批准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泉州港的海外通商事务,这样从政治上确立了泉州成为重要贸易港口的地位,从而促进了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宋代是我国瓷业生产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南北各地瓷窑像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所产瓷器不但用于国内需要,而且很多瓷窑的产品大量出口。泉州以其优越的交通条件和政治经济形势,吸引着福建及其邻省地区瓷窑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到泉州。伴随着泉州港海外贸易的发达,海外交通开拓到哪里,瓷器就输送到哪里。在对外贸易中,瓷器成为与丝绸并驾齐驱的重要商品。与泉州进行贸易的有东亚的朝鲜、日本,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西亚的伊朗、伊拉克和非洲东海岸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35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中国瓷器。在对外贸易中,瓷器仍然是重要商品。
明清时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时期。明初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交通史上空前未有的盛举,这次大规模的远航贸易开辟了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航线,对后来东西方贸易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海路交通自进一步拓展,瓷器的外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行销的范围还是数额。都远远超出了宋元时期。虽然泉州港这时期在海外交通的地位趋于衰落,但是泉州地区的陶瓷器仍然通过民间商人或其他途径大量输往海外。明代主要从福州港、漳州月港输出,明末以后改从新兴的厦门港。这一时期德化窑的烧瓷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主要烧制白瓷和青花瓷。特别是明代烧制的白瓷,尤为精美,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
生产这种优质白瓷是和德化所产的制瓷原料是分不开的。德化产的瓷土,氧化硅和氧化钾含量较高,烧成后玻璃相较多,因而瓷胎致密,洁白如玉,透光度极佳;由于釉料中含铁量特别低,含钾量高,焙烧时又采用中性气氛,所以自瓷釉色更为纯净。从外观上看,釉面柔和莹润,如脂似玉。它的白与景德镇的产品不同。景德镇的白釉是“白里微泛青色”,而德化的白釉是“白里微泛黄色”,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或“象牙白”之称,流传欧洲后,法国人又称“鹅绒白”和“中国白”。其油润滋嫩、半透明的质感,令人赞不绝口,“就是对陶瓷毫无欣赏水平的人,只要一见便可发出赞赏之声。”
佛教自东汉由印度传人我国之后,伴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又传到了日本;南洋群岛的人民很早就信仰佛教。为了适应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宗教信仰这一需要,明代德化窑在继承传统式样的基础上,大量生产各类佛像。其中观音数量最多。观音是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佛典描写她法力无边,经常变幻不同的法相,穿戴不同的服饰,作出不同的姿态,处在不同的环境中普渡众生,有所谓“三十三观音”之别,白衣观音就是其中之一。德化瓷土优良,很适合烧制圣洁的白衣观音。所烧制的观音,洁白无瑕,温润如玉,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脱俗、慈悲为怀的大度气韵,给人以力量、信赖和希望的感受,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崇敬和信仰。
当时瓷塑名师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和陈伟等,尤以何朝宗塑像最为著名。他所塑的观音,造型优美,微妙传神,既肃穆大方,又慈祥和蔼。雕工自然细腻,衣纹深秀,飘然若生。有送子观音、渡海观音、施露观音等,或坐或立,姿态各异。除观音外,还有达摩、弥勒、罗汉、如来等佛教塑像,均极精致,各具神韵。这些塑像输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当时在国外市场上都是热门货,各方高价争购,也有一部分由华侨携带出国,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对它格外喜爱。白瓷送子观音;在日本的基督信徒中,当作玛丽娅的圣像而大受欢迎,其需用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观音、达摩、罗汉塑像同样深受东南亚一带教徒、僧侣的欢迎。这类塑像领尽风骚,被称为“东方艺术之精品”,视若拱璧,有“天下共宝之”之誉。 当中国的青花瓷出现于国际市场时,很快征服了伊斯兰世界。这是因为蓝色所象征的崇高、神秘、静肃与伊斯兰教所宣传的教义相适宜,迎合了伊斯兰民族的审美趣味。德化窑在明代后期又大量生产青花瓷器,其产品不但输往东南亚,而且远销非洲。
17世纪以后,为了适应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德化窑又模仿英国、荷兰、德国的陶器和金属器皿的造型,大量生产酒壶、咖啡壶、水罐、啤酒杯和碗,产品畅销欧洲市场。
如上所述,德化窑的工匠们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吸引外来文化,研究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断对产品的釉色、造型、装饰进行设计,使之尽量投合消费者的爱好和要求,因此其产品始终得以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大开。正是由于赢得了如此广阔的销售市场,从而又推动了德化窑瓷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明清时期德化的烧瓷窑址,已由宋元时期的33处猛增到152处,窑址数量之多,居泉州诸县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