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都说年轻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花甲老人则是步入夕阳,但在哈尔滨开发区创业中心里,有一群退休后才开始走上创业道路的老人,利用自己的智慧服务社会、创造财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昨天,记者走进这些“高龄”创业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71岁康老:股票美国上市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最清洁、最无污染。”走进哈尔滨阳光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树人的办公室,老人一边指引记者来到他的专利证书展柜,一边告诉记者:“高寒地区和广大农村目前的生活状态,表明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现实意义。”据了解,康老在8年内,相继研发出了“太阳能热泵房屋采暖”、“太阳能浴池”等25项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专利产品。
十年前,从农垦系统退休后,康老自费在清华大学研究生班旁听了四个月的太阳能技术课,而此时他已年过60岁。当时他与老伴仅有20万元积蓄,他将一半投入了新公司。他对国内太阳能相关企业进行考察,草拟出了后来获得国家专利的“储能型太阳灶”的初期草图。
为了支付科研费用和雇员的工资,康老一边研究项目一边干起了老本行,在温室种花和培育高档树苗。直到2006年,公司的专利产品才有了收入,这些收入又被他投入到太阳能技术的研发中。
目前,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佳木斯交巡警支队大楼、市农科院水产分院太阳能热泵温水养鱼工程等都应用了他发明的技术。去年12月,康老的公司被批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记者一页页翻看着康老公司的产品介绍,在最后一页,是他的美好理想——太阳能科技生态园。把太阳能技术应用到居民小区中,每个小区里所有的能源均由太阳能提供。
58岁老张:盐碱地改良年赚百万
一次和朋友偶然的踏青,成就了一年收入超百万的奇迹。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58岁的张立国创办的哈尔滨克锏科技开发公司。让张立国发家的专利是一种“盐碱土壤改良剂”。
2007年的端午节,当时在大庆工作的张国立和朋友到郊外踏青,看到地上有星星点点的碱蒿子。张立果灵机一动,如果能够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种植粮食或有经济价值的值物,肯定能创造很大的效益。
回到实验室,张立国开始尝试制作土壤改良试剂。2008年,他在林甸包下了十亩盐碱地进行试验,当年就让寸草不生的土地实现亩产水稻800斤。随后他又进行了改良盐碱地系统改造工程的技术开发,并于去年注册成立了公司。目前,他的产品已经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等地推广使用。
66岁王老:秸秆变“煤块”
王耀光是黑龙江华瑞生物能源技术有限公司66岁的董事长,他的两项秸秆类块状工业燃料专利产品,被列入相关生产计划,已经融资300多万元。
王耀光退休后与几名老科研人员成立了股份制公司,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在退休后仍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他们钻研的课题是:废物利用。经过3年多研发,他们获得了“生物质固体燃料致密加工成型技术”和“生物质固体燃料高效燃烧技术”两项发明专利。
应用两项专利研发了秸秆类块状工业燃料产品,将原本被当成废物处理的秸秆变成了可供民用、中小型工业锅炉使用的块状燃料,可代替煤炭。该产品的售价低于煤炭,而燃烧效率更高,同时二氧化碳、硫、氮等污染排放更低。成果产品被评为2012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