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笔 本刊记者 李洪霜
摄影 本报记者 刘达齐
这是一所特殊的大学,70岁以上的学生叫“70后”,80岁以上的学生叫“80后”。有的学生已在这里坚持学习了20年,有人要为上一节课,离家三天两宿……周四,记者来到哈尔滨老年人大学,感受这里“银发学子”别样的晚年生活。
“80后”何国光 上了20年老年人大学
8时20分,距第一节课还有40分钟,603室的美术教室里,五六位老人已开始做课前准备。一位满头银发,戴着茶色眼镜的老者正工工整整地把本和笔摆放在桌子上,他是83岁的何国光,在这里,他被亲切地称为“80后”何老。
何国光是省电力局的高级工程师,1990年退休后,他尊重儿女的意见,放弃了单位返聘的机会。但从一向忙碌的工作中闲下来,何老突然不会了。“闷得慌,就是不知道该干啥!”何老如此回忆那时的生活。他和老伴儿开始旅游打发时间,从北京、广州到菲律宾、俄罗斯,老两口走了不少地方,但最终他们还是恋着温暖的家。“一闲下来,心里就憋屈,脑供血不全、心脏也不舒服,总有病啊!”对于一年住两次医院,那些年的何老很习惯。
1994年的夏天,老两口坐着公交车看风景,“老年人大学”,突然二人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老两口当即下车,第一次走进这所学校,他们就成为国画班、书法班和唱歌班、舞蹈班的学员。从此二人的身影风雨无阻地出现在课堂上。转眼间,何老在这里学习了近20年,从国画、书法,到电子琴、电脑、养生保健、古诗词,何老记不清自己到底上了多少门课,但他已连续办过几次个人书画展,到宣庆中学教孩子们写字,给糖尿病患者俱乐部的会员讲课……何老一下子成了大忙人。而让人意外的是,何老一年住两次院成为了历史。
“可想这里了!”去年暑假学校装修,几天没到校的何老坐立不安,最后他还是在假期来了好几次,即便只能到收发室坐坐,他心里也踏实了许多,他说只要能走动,他就要做老年大学永不毕业的学生。
采访结束后,何老拿着书包一路小跑地追上了记者,他要让记者看看他的笔记本,本子上隽秀的字迹不难看出何老多年来所作出的努力。他还为每门课程准备了专用书包,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拿错了。
“70后”孙玉兰 每节课要从五常赶来
提起“70后”孙玉兰,老师同学特佩服她,为了每周的一节课,她要从五常市背阴河林场赶来,但她却乐此不疲,这种忙忙碌碌的求学路,她从2008年坚持至今。
孙阿姨71岁,是锅炉厂的退休工人。晚辈上班、上学,白天家里就她和老伴儿,两个人出去逛市场、在小区里遛弯,但孙阿姨还是感觉日子挺没劲。2005年,孙阿姨听说老年人大学招生,她来了一次就被国画课吸引了,一周一节课,孙阿姨在老有所学中感受着生活的乐趣。但后来孙阿姨遇到一件事让她有些纠结。
“我的腰不好,就想睡热乎乎的火炕,咱城里没办法实现咋办?”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孙阿姨尽量放慢了语速。她说,亲戚家在五常市背阴河林场有一处农家院,她和老伴儿就搬过去住,说起林场的生活,她有些兴奋。“房前房后都有小园子,前园有樱桃树,后园种上茄子、豆角、辣椒……一样种一排,各种颜色,可招人喜欢了!”夏天他们就吃小园里种的菜,冬天吃储备的白菜、土豆和萝卜,晚上睡在热乎乎的火炕上,她可知足了。向往的生活实现了,但她的课堂远了,躺在热乎乎的火炕上,她满脑子是老师、同学和挂在教室里的画……
又到了上课的时间,孙阿姨坐火车赶来了,从此开始“异地”求学。孙阿姨告诉记者,为了上周四的课,她和老伴儿在周三的凌晨4点就起床了,吃过早饭,老伴儿陪她走了50分钟到达背阴河火车站,花4元钱买了火车票。7:40至10:00,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孙阿姨在哈尔滨孙家站下车。然后她到女儿家住一宿,第二天早上再赶到学校上课。如果能买到周四的火车票,她就当天返回背阴河林场,但很多时候,她都要在周五早上才能回家。
“虽然折腾点,但有自己喜欢的事做,我心里踏实!”孙阿姨说,国画班已开了8年,但同学都舍不得“毕业”,应他们的要求,学校再一次保留了这个班。
“60后”安爱德
虔诚的像小学生一样
“老师来了!老师来了!”课前,同学们和往常一样,把作业都挂在墙上,大家相互点评着,突然看到老师的同学大声提示大家。随着教室里响起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大家一下子在座位上安静地坐好。
记者眼中的安爱德比65岁的年龄要年轻很多,似乎感觉“60后”是并不属于她的称呼。“我们好像回归了小学课堂,见面向老师问好,上课发言就举手,虔诚的和小学生一样,我们能不年轻嘛!”说起这些,安爱德很开心。
安爱德2008年从市电视台退休,2005年她就迫不及待地加入老年人大学。她说,第一学期是下午上课,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利用午饭时间把单位的事做完。后来同事知道她去充电学习都很支持,也相应地调整了工作时间。“其实时间都得挤,我也需要照顾家人。”退休后,安爱德要照顾小孙女,要早晚给家人做饭,所以她常起早做作业。“夏天时我四点就起床,周围一片寂静,我就在画案上画画。”安爱德说,有时几小时过去,正当她美滋滋地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小孙女突然大喊一声:“奶奶,我要尿尿!”一着急,她的画笔往画上一拍,一早上的工夫白费了。说罢,安爱德哈哈大笑。
安爱德说自己爱学习,对孙女也是榜样。晚上她常和孙女比赛写作业,这样安爱德有了作画的时间,孙女的功课也写得又快又好。
记者手记:
何国光、孙玉兰和安爱德只是老年人大学众多“80后”、“70后”和“60后”的三位代表,他们反映的却是这里老年学员最真实的晚年生活。从退休后的无助,到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找到归宿,他们用一种很别致的方式享受着很满足的夕阳生活。
记者在老年人大学了解到一些数据,或许是对他们钟情于这种夕阳生活最好的诠释和写照。建校于1984年4月1日的哈尔滨老年人大学,当时只有400多名学员。此后,学员人数不断增长,到2012年年底,学校的学员已达15737人次,学校的专业设置也不断更新,到2012年年底,学校已开设包括声乐保健、生活艺术、语言文学在内的9个系158个专业,年纪最大的学生有92岁。记者了解到,根据专业的不同,目前老年人大学的收费为每学期每人80元至400元,而且70岁以上老人还可以享受半价学费的待遇。
本刊采写老年人大学的“60后”“70后”“80后”们,是希望更多的老年朋友,在最美的夕阳里,能够开放自己,并不一定非要去老年人大学,也并不一定非要学会什么,只要您肯于让自己勇敢地迈出学习的脚步,每天的生活就会变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