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年画”到哪年
但对于“朱仙镇木板年画”邮票,集邮大众并没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新意。
我们不是对朱仙镇木版年画本身有什么褒贬,而是对“年画”这个选题心存困惑。红烧肉确实是百吃不厌的一道好菜,但餐餐吃,食客们会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连续6年不间断推出“年画”系列邮票,对于集邮者,就是那道必须天天吃,餐餐吃的红烧肉。
选择春节前后发行传统题材的“年画”邮票,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和谐气氛中,确实是非常独特的创意。尤其是将“年画”邮票印制成小版张,作为“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获奖纪念品,又赋予它邮票之外的深层意义。正是如此,2003年“杨柳青”问世后,集邮大众纷纷喊好,甚至将此举戏称为“方寸送吉祥”。褒奖之情,溢于其间。之后2004年“桃花坞”、2005年“杨家埠”相继亮相,虽反响不如以前,但依旧好评多多。再往后,2006“武强”、2007年“绵竹”登场,市场少了赞誉之辞,批评之声却不绝于耳。严格地说,到此时,“年画”系列邮票已是强弩之末,其影响日暮西山,远不如当年灿烂。2008年“朱仙镇”虽还在计划之中,但其前景可以想知。
新中国系列邮票,目前规模最大的是自1980年“庚申猴”开始的生肖邮票,如果把2008年“戊子鼠”算进去,前后29年,共推出两轮又5枚共29款邮票。时间之长,枚数之多,在新中国邮票中无人敢敌。但“生肖”是个特殊题材,它不仅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还与一代一代集邮者的生肖情结紧密相连。因此,“生肖”题材无论如何炒现饭,都是新鲜美食。一轮发完发二轮,二轮发完发三轮,即便四轮、五轮发下去,也无可厚非。除此之外,套数略多些的系列邮票,是“古典文学”选题中的“水浒”和“三国”,但这两套邮票都适可而止,同样在第5组推出之后,止住了它的脚步。另一个大系列是“敦煌壁画”,全套6组,与目前的“年画”系列规模相同。但“敦煌壁画”的发行,起于1987年,止于1996年,前后跨越10年,中间有间隔,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集邮大众的审美疲劳。另一个不同点是,“年画”系列2008年推出“朱仙镇”后,会不会还有后续品种,现在是未知数,因此它的规模,仍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新中国系列邮票还有很多,如名画系列,花卉系列,动物系列,书法系列,等等,但与“年画”相比,虽是同类,并不同宗,两者之间多多少少还有细微区别。
还是说即将亮相的“朱仙镇木板年画”。不是对这套邮票有什么异议,而是对“年画”选题推出如此之多的品种提出异议。七年之庠,世上有许多事情,发展到第7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如同年轻人的婚姻,从天翻地覆的热恋,到山盟海誓到新婚,再到寡淡无味的生活,第7年,通常就是难以逾越的危险期。“年画”系列邮票也到这个敏感的时期,何去何从?
我们的意思是,“年画”确实是优秀的邮票题材,但一个好题材就一口气连续发行7年,是不是有“滥用”之嫌?如果“年画”题材都值得持续7年发行,那审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眼光,是不是太狭隘了?其实说到底,还是发行方少了一个最最关键的“变”字。不仅是邮票选题,还有邮票推广模式,邮票发行模式,邮票经营模式,等等。世事变则通,变则新,变则进。只有变,才会有无穷大的发展空间。
举一反三,不知道管理层能否由此对“变”有个全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