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砚中的玄机
笔者收藏一方红丝砚,为籽料随形砚。近似椭圆形,长轴16厘米,短轴14厘米,厚2.5厘米。正面图案为展翅鹏鸟怀抱大桃子,鸟为刻划鱼鳞纹,桃叶为剔刻纹。桃中心为研池,鸟下腹为墨池,构思巧妙,有“护寿”之意。
整砚沉年墨锈深厚,浸入肌理,惟砚池光滑如婴儿肌肤,可见砚的质地为沉积泥岩结构,微细解理中有石英脉或硅化脉穿插,说明经高温改造变质,硬度高于一般泥岩,质地致密,温润如玉。色泽有肝紫、砖红色、汞红、橙黄、蛋黄等诸色,质嫩理润,色泽华缛而不浮夸。该砚养护极为得法,纹饰创意高古,具有宋、明砚的特点,笔者倾向明代。令人称奇的是,该砚背面为后人铭款,为隶书铭文:“咸丰十三年,帘卷西风,朱绍宾铭”,笔法苍劲、圆润。
该砚铭文有三大疑惑,笔者悟了一周,终得初解:
其一,清咸丰帝,1850年至1861年在位,即位不久爆发太平天国起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逃往热河。1861年咸丰帝病死在避暑山庄,在位仅11年,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咸丰十三年。
其二,“帘卷西风”为影射之语。应是指慈禧太后策划发动了 “北京政变”。慈禧在政变过程中,废止了咸丰帝任命的八大辅政大臣并处死肃顺、载垣、端华等人后,实现垂帘听政。该事件恰好是在咸丰死后不到两年内的事情。
其三,笔者对朱绍宾进行了检索,史不见其人。显然不是真名,因影射是杀头之罪。那么“朱绍宾铭”四字中必有蹊跷:首先是“铭”字,原文将“口”字心全部凿去,意为“铭名者不带口”。而“召”不带口则为“刀”,“纟”字(篆书)不带口即类“木”字,“木”篆书同“禾”字,组合应为“利”字,即应为朱利宾,但检索也是不见其人。那么“朱”字可能也有问题。清代的前朝为朱明王朝,朱者王也。这样推测铭者可能姓王,即王利宾。经检索,王利宾者即王韬(1828年至1897年),原名利宾,字紫诠,号子九,清末政论家。咸丰年间赴南洋办星洲报馆。后至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主张变法自强。先后游于欧洲、日本。回国后又在上海主编《申报》,对当时的洋务运动批判甚力。工古今诗体,又擅长骈体文,能篆刻。由此可见,历史上的王韬是具备了铭此砚的条件,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红丝石砚唐时已品誉极高。唐著名书法家柳公权赞之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宋以后,红丝砚日渐稀少,故明、清时,端升为首,澄泥砚进为四位,则有现人论及的四大名砚之说。红丝石砚大者极少,旧砚佳于新砚。
笔者心解此砚至此,稍感释然,而忐忑之心也依稀,不知各路方家认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