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仁和他的苏俄邮票
何大仁和他的苏俄邮票
厦门大学的何大仁教授不仅是位出色的海洋生物学家,而且是当代著名的集邮家、中华全国集邮联的理事、厦门大学集邮研究会的会长。潘维廉在《魅力厦大》一书中尊称何大仁为“集邮学教学之父”,这一美称是恰如其分的:何教授不但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集邮学教材《基础集邮学》,并早在1986年就在厦门大学开创了中国高校集邮教学的先河。何大仁个人的邮票收藏极为丰富,其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苏联邮票以及俄罗斯邮票。
1987年11月7日,厦门为纪念十月革命70周年举办“苏联邮票展览”,展品有500个贴片2500枚苏联邮票。其内容之丰富,似一部聚大千世界于一堂的小型百科全书;众邮票设计印刷之精美,像一座浓缩的美术博物宫。展出了的全部邮品都是由何大仁教授一个人提供的。那次展出的苏联邮票尽管那么多,其实还不及他拥有的苏联邮票总数的一半。苏联(包括苏维埃俄国)1917-1987年的七十年间共发行邮票六千种,何大仁收集了五千五百种以上。如此丰足的苏联邮票不但在我国极为罕见,就是在当时的苏联本国也屈指可数。
时间又过了翻天覆地的19年,由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年”,首都北京以及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黑河等地都举行了俄罗斯邮票展览。远离俄罗斯的厦门也要举行“俄罗斯邮票展览”,将展出1992年——2005年14年间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发行的全部1062枚邮票的首日封及纪念邮资信封、纪念邮资片。这次展览的展品之全面,完全可以与俄罗斯邮政总局编印的《俄罗斯邮品大全》相媲美,这是至今为止在我国举办的内容最丰富的俄罗斯邮票的顶级大展,无疑将令参观的邮迷大饱眼福。这次展览所有的展品又是何大仁教授独自一人的收藏和提供,更令人惊讶的是所有这些票、封、片都是莫斯科一位叫斯卡可夫斯基的俄罗斯友人在发行的首日从莫斯科实寄到厦门大学的270信箱的,14个炎夏严冬的1062枚邮政日戳,述说着怎样的一种友谊与诚心,信念与坚守!
关于上述的两次邮展,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说来话长,一言难尽,还是让我从何大仁教授与苏俄邮票整整65年的传奇经历开始讲起吧:
第一枚收藏
上个世纪40年代初,厦门大学为躲避日寇的铁蹄而搬迁到闽西的长汀,还在上初中的何大仁随在厦大任校办文书的父亲一起来到长汀。日本侵略军攻陷沪杭,成群结队的上海难民从江西方向涌入长汀。他们为了生存,天天在路边拍卖随身之物,其中就有琳琅满目的苏联邮票,虽然价廉物美,可无人问津。在生灵涂炭的战争年代,有谁还会去集邮呢?身无分文的何大仁每天放学后就流连忘返地蹲在拍卖摊前观赏。有一枚“母亲送儿上前线”的宣传画邮票,更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父亲理解他的心情,从信封上剪下了一枚苏联普通邮票送给他,从此,他便与苏联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65年过去了,如今他不但将这枚邮票保存得完好如初,而且对当时喜得这第一枚苏联邮票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10个卢布
新中国诞生后,何大仁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1951年他因学习成绩优异而有幸成为厦门大学的学生代表参加中国学生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访期虽然长达一个半月,可每人总共才10个卢布(旧卢布每个约合人民币5角钱)的零用钱。买什么好呢?同伴中有的买了一台矿石收音机,有的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可何大仁舍不得。当他在红场参加节日庆典后,就兴冲冲地赶到邮局,想买一套当天发行的“十月革命34周年”纪念邮票。可惜这套邮票已被抢售一空,于是他买了另一套“莫斯科建城八百年”。如今讲起此事,他仍回味无穷,对邮迷来说,邮册中每套邮票的后面似乎都藏着一个故事。
人民的友谊
1957年何大仁从厦门大学来到苏联的列宁格勒大学进修。每到星期天,同学们有的到涅瓦河畔野餐;有的则上基洛夫芭蕾舞剧院观赏芭蕾舞剧,可他却总是直奔波波夫中央邮电博物馆。这里是该市的集邮中心,馆内陈列着历年苏联发行的全部邮票,何大仁当时心想,如果能把它们都搬回祖国,让中国普通老百姓也一饱眼福,那该多好啊!博物馆外的街头则是邮迷们以邮会友的场所。就在这白雪飘飞的列宁格勒街头,何大仁和多位热情的普通苏联人交上了朋友。有一位老人见他是中国留学生,特别友好,不但请他到家中做客,而且还时常将自己的邮品慷慨相赠。何大仁珍藏的一本精装的邮票目录的扉页上留下老人当年的签字:“送给中国朋友何大仁:苏联集邮家斯捷番若夫1958年2月”。
还有一位基辅的老工人,在何大仁回国后,还常往厦门寄苏联新邮票和首日封,一直到1964 年才被迫中断。两位老人也许早已作古,但真挚的友谊却永留人间。
与总经理的交往
1956年苏联邮电部在一种航空邮票上加盖“北极探险”,这种加盖票极少,一经问世,十分抢手。何大仁在列宁格勒苦寻不得,便硬着头皮给莫斯科的苏联集邮公司总经理写信求援。总经理一见是中国留学生的来信,立即专拨两枚至列宁格勒分公司特供。当何大仁又惊又喜地如愿以偿时,一群苏联邮迷蜂拥而来,有人当场愿出十倍的钱,但他微笑地摇了摇头。1959年8月何大仁学成回国途经莫斯科,特别到该市面包胡同8号苏联集邮公司大楼,向总经理致谢并告别。总经理送给他一本珍贵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邮票专集,还破例让他观赏了一套苏联准备要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共十枚。
然而当时的中苏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个月后这套邮票正式发行时剩下两枚一套了,其余印好的八枚不知去向,其中包括一枚毛泽东的语录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是中苏关系史上鲜为人知的一件事。
一念之差
“文革”一开始,红卫兵破门而入,一下子抄走何大仁的父亲珍藏的几百幅历代名人书画。何大仁惶惶不可终日,想到“帝修反的孝子贤孙”的大黑牌更是心惊肉跳。一旦红卫兵再次打上门来,这些邮票肯定是在劫难逃。于是夜幕降临后,他就开始烧邮票了。先烧掉全部的 “民国票”,再准备烧苏联票。他痛心疾首地流着眼泪,但无奈苏联集邮册又厚又硬,怎么也塞不进炉膛。几经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抖抖颤颤地把这几大本邮册塞进书架上的《列宁全集》当中。谁知道“一念之差”,这千百枚珍邮竟幸免于难。
有其父必有其子
集邮活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雨露滋润下,又重新生气勃勃地开展起来了,然而何大仁的苏联邮票全集中却留下了十四年的空白。正在这时,何大仁的儿子何加宁前往西德留学。加宁欣喜地发现,苏联为了争取更多的外汇,各种邮票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德邮市。加宁在六年的留学生涯中省吃俭用,把结余下来的马克分期分批地购全了新近二十年的全部苏联邮票。这期间他三次回国探亲,每次都叫海关人员感到奇怪:别人归来大件小件,而这位何加宁却总是几本邮册,轻装而归。
是啊,小伙子的行装是轻松的,然而沉甸甸的是一个儿子对祖国那日夜的思念和对父亲高尚志趣的共鸣和崇敬的感情!
痴心不改
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战争和外敌入侵的情势下自行解体,令世人震惊与沉思。何大仁一度极为痛苦,他和老一代的中国人对列宁和红色苏联的感情是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的。然而他对那片土地和人民的感情依旧痴心不改,浓醇得如同“伏特加”烈酒一般。解体的苏联一下从一个国家变成了16个国家,这时要想把16个国家的邮票都作为收集目标,显然力不从心。1992年开始,他把他牢不可破的“苏联情节”转为了“俄罗斯情节”,开始专门收集和研究俄罗斯邮票。他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俄罗斯邮票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前苏联邮票的衣钵,尽管列宁、十月革命等内容被沙皇、宗教等题材所取代,但红军英雄、卫国战争、宇航、城市建筑、贺年、动植物等题材延续不断,设计手法和艺术风格景观依旧。何大仁从一个中国的“超级苏联邮票迷”成功地转型为“苏俄邮王”,这其中很大原因还得归功于他在莫斯科的俄罗斯邮友斯卡克夫斯基。1987年11月当何大仁在厦门举办苏联邮票展览时,我为此曾写了长篇特稿《何大仁与他的苏联邮票》,当时仅有四个版面的《厦门日报》破例拿出近一个整版发表了该文,还配发了苏联邮票插图与何大仁的照片。该文引起北京英文季刊《中国集邮》的注目,并译成英语刊登出来。刊物到莫斯科之后,引起了一位苏联邮迷斯卡克夫斯基的注意,这位俄罗斯邮友对华邮情有独钟,认真收集了新中国的每一套邮票,从此他与何大仁情投意合,两人开始了长达近20年的友谊与书信交往,相互寄发的都是首日挂号实寄封,两人从没有一次失信对方,两国的邮政也从来没有一次失信对方,这既是对人与人,也是对国与国信誉的一次持续近20年的检验,结果是万无一失。这就从小小的侧面,给今年的中国“俄罗斯年”提供了一面明净的镜子!从当年列宁格勒的斯捷番若夫,到今天莫斯科的斯卡克夫斯基,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一封封飘飞的信函,不管两国关系如何风云变幻,但人民间真纯的友谊一如伏尔加河与长江奔腾的碧水,长流不息!
何大仁不但收集俄罗斯邮票,而且还对俄罗斯邮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每一年都撰写了俄罗斯邮票的专题论文,发表在《集邮报》、《集邮博览》等国内主要的集邮报刊上。在老一辈留苏学生中,何大仁的俄语水平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年过七旬的何大仁极为流畅的俄语听说读写的水平为他与俄罗斯邮友间的交流提供了强有力的语言保障。尽管回国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尽管经历了“文革”的10年浩劫,但何大仁说起俄语仍如同当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一样神采飞扬,在美丽的厦大校园里演绎了动人的圣比得堡童话,他是一株俄语的长青树!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苏俄邮票一生一世的痴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神奇的老师啊!
俄罗斯邮票的大餐
这次俄罗斯邮票展览最大的看点在厚重多彩的俄罗斯文化,小小方寸声音铿锵:苏联可以解体,但俄罗斯的历史在继续,在那片神奇的沃土和冻土上,列夫•托尔斯泰、列宾、普希金是永恒的,苏联红军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丰功伟绩是永远的骄傲!邮票里既有俄罗斯1992年发行的第一套苏联解体后的邮票,也有苏联向俄罗斯过度时形形色色的加盖票,它们都一一记录了人民痛苦的选择与选择后的痛苦,并折射出一个伟大民族坚韧的性格。
晚年的何大仁教授患有多种疾病,特别是严重的眼疾,不久前还曾作过大手术,但为了这次邮展,他不遗余力,呕心沥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说为了中俄人民的友谊作点贡献,就是再苦再累也再所不惜!
这次盛大的俄罗斯邮展是由厦门市邮政局和厦门市集邮协会主办,由厦门市对外友协、厦门大学留学生同学会、厦门大学图书馆和厦门大学集邮研究会协办的,地点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一楼左侧的门厅,时间是2006年10月17日至19日。
厦门大学的学子们有幸了,你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如此丰盛的俄罗斯邮票大餐。厦门市的邮迷和市民有幸了,请你们在厦门大学南校门下车,移步30米,就可以一睹全俄邮票的风采了!谢谢何大仁教授,谢谢何大仁教授的俄罗斯邮友斯卡克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