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邮票:质量的标杆

发布:2011-11-1 12:36:53  来源:哈尔滨百姓网-收集整理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第9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业者会议,评出了2000-2001年间的“最佳雕刻版印刷奖”,授予瑞典的三色雕刻邮票《获诺贝尔奖女作家》。我们看邮票上的肖像,神采奕奕,个性鲜明。极其细致的雕刻刀锋,使女作家脸上的皱纹,不仅不见衰颓,反显成熟的坚毅。光影由下而上,画面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慈祥、智慧、大彻大悟、勇往直前……都写在脸上了。无疑,在当代的肖像摄影的基础上,邮票设计家和雕刻师,又进行了成功的再创造。

  “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中”——眼睛是心灵的窗子,而出色的人物邮票,人物的眼神总能紧紧抓住观众。 我国的人物邮票不乏精彩的先例,靳尚宜描绘的孙中山,李印清设计的爱因斯坦、任弼时纪念邮票……都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邮票,不是简单地翻拍人物照片,而是以独特的艺术笔触,凸现人物的个性与神韵,描绘和印制非常精细,其“耐看”程度远远超过照片的翻拍。这些人物邮票,“再创作”的内涵较高,隐含着画家、设计家、雕刻师的艺术语言,渗透着强烈的感情因素,集邮者在欣赏过程中,往往回味无穷。

  话说回来,由于人物题材的严肃性,邮票经常翻拍照片,也是不可避免的,有不少邮票的质量亦属上乘。如我国发行的很多套纪念领袖人物的邮票,选用照片恰当,印刷十分讲究。《周恩来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能将黑白的历史照片与现代的彩印工艺有机地融合起来,既生动又和谐,设计者是颇具匠心的。 邮票的票幅很小,大多数滋味贫乏的人物作品,其通病是:画面拘谨;或粗率(将未曾精加工的头像放大,尤其难看),或“小家子气”;看不出设计者的感情倾向;人物的眼神,与观邮者几乎形不成交流。可惜,这样的人物邮票,若干年来比比皆是。提高人物邮票质量,关键在于研究透它的规律。可以说,人物邮票的质量,是衡量邮票整体水平的重要标杆。

相关文章

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一]
哈尔滨百姓网推广链接[二]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用户帮助 | 用户注册 | 留言反馈 | 网站建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尔滨百姓网 版权所有
黑ICP备08101926号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