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的一则消息让人瞠目结舌:他的团队在3年内进行的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包括非法期刊在内,我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2009年的规模比2007年膨胀多倍,销售额达到l0亿元。
这一消息立即在公众中引起热议,论文造假和学术腐败问题人所共知,但能形成如此大的产值,实在出乎预料。
10亿元,这个数字是否准确?它是如何推算出来的呢?据业内人士估测,整个国内论文产业的真正“价值”或许已经有二三十个亿,当调查者和批评者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高校及行政事业单位时,被忽视的中小学教师也是论文负担最为沉重的群体之一。
教授率队调研论文买卖
2010年的第一个星期,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来说,焦虑与兴奋交织。1月5日,《长江日报》一篇《武大学者剑指论文买卖滥下指标助推论文产业》文章将他推入了争议漩涡。
在这篇报道中,沈阳公布了他的研究团队的调查结果:包括非法期刊在内,我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2009年销售额达l0亿元。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社会广泛热议,有人感慨论文造假和学术腐败已经到了如此猖獗的地步,也有人对10亿元这个数字提出质疑,还有人认为,沈阳的调查不过是自我炒作。
《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对这一事件的跟踪报道已经持续了数月,在他的眼中,不到35岁的沈阳“精明强干”。
通过对沈阳的多次深入了解,并查看了其调研结果的完整版本后,万建辉在1月5日推出了整版报道。
“其实在去年10月份,我写过一篇论文产业的报道,但那个时候沈阳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没引起太大关注。”万建辉说。
提及搞这个课题研究的动因,沈阳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我在学校搞的是出版学,学术期刊是这个学科的研究范围。”沈阳任出版学兼计算机学科教师,2007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市场上买学术期刊,但回家后才发现到手的是一本非法期刊。
这些非法学术期刊会让多少人受害?沈阳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根据万建辉的描述,这个调研团队人数并不多,“沈阳和一个同事,还有他们带的几个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
在这位论文产业调查者的结论中,高校是论文买卖的“重灾区”之一,很多高校师生为了毕业和评审职称而与论文发生关系。
作为高校教师的沈阳,是否也曾为论文所累?沈阳的回答非常坦诚:“这是一个很现实而且很无奈的事情,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我也单为评职称写过一些论文。”
对于调研过程中是否受到过外部压力,沈阳的回答是否定的:“学者有一定的学术自由,这个课题也没有申请国家项目,主要是我有这方面的兴趣,就做了。”
沈阳强调,从2007年开始,这个课题一直在做,但其间他们团队也做了内容挖掘等数十款软件的开发,以及包括“人肉搜索”在内的数十项研究,“对论文产业是陆陆续续在调查,有结论了就做个分析,算是阶段性成果”。
10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在沈阳的调查结果中,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规模膨胀多倍,论文买卖的销售额达10亿元。
10亿元,这个数字无疑让很多人震动。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我们使用的是网络估算学。首先运用自己开发的内容挖掘软件,去采集每天各大网站的流量,然后,我们根据这个数据,对一些网站进行访谈,确定买卖与流量之间的转换率。”沈阳说。
举例来说,用软件对某网站进行监控,得出一天的流量是100人,经过调查后,确定2%转换率,即有两个人购买论文。
“转换率就是购买量和浏览量的百分比,2%的转换率是比较高的,比一般商品的转换率要高,因为论文买卖是一种目标性强的交易,到一般商品网站去浏览,大多数是随便逛逛,只看不买的多,而浏览论文网站则不同,很多都是有交易需求的人。此外,买卖论文行业具有非常出色的互联网渗透率,只有情色网站的渗透率能与之匹敌。”沈阳说。得出购买人数后,再乘以365天,再到交易型网站以及QQ群去访谈交易金额,这样,就计算出了整个论文买卖产业的产值。
“为了确保数据准确,我们还做了其他方法的验证,比如实地走访。买卖论文分很多大类,我们对每一大类进行了估算,经过计算后我们认为目前定的数据是相对合理的。”沈阳说。
10亿元,这个数字是否准确呢?记者联系了国内一些杂志社的工作人员和“论文掮客”,他们的回答更让人吃惊。
“只会多不会少。”一名期刊杂志编辑告诉记者,“他的统计局限在网络交易上,还有很多期刊是不上网的,所以10亿元只是个保守估计,二三十亿元恐怕都打不住。北京的一些职业‘论文掮客’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他们年收入能有几百万元。”
一名教育杂志社编辑也表示,10亿元只是保底数字。“我不知道他的具体统计方式,但肯定会有遗漏,举例来说,一本杂志一年12期,但一年的收入却不止这12期,还有很多增刊、特刊,教师节、儿童节、国庆节都会出特刊,就是为了创收,一年究竟出了多少期,只有社里知道。”
相关人士认为,论文产业不仅限于买卖论文网站,还包括电子商务网站销售、即时通讯销售、校园广告销售、高额营利性版面费等,这些所产生的交易数额,恐怕并不在那10亿元之内。论文产业的触角之广泛,已经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它所产生的交易额究竟有多大,谁也不可能得出个精确数字。
“都是灰色收入,业内人士都说不清,也许10亿元只是冰山一角。”一名“论文掮客”如是说。
被忽略的买卖“重灾区”
根据沈阳的统计,在论文市场中,高校是“重灾区”,《新京报》发表评论称:“10亿论文产业,映照中国大学魔幻现实。”
但实际上,这一现实并不局限于大学。
1月7日晚上,沈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修正了自己的观点:“中小学教师的论文负担也很沉重。我们做调查时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中小学教师的论文问题更值得关注。”
沈阳的观点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佐证。“对我们来说,中小学这块‘蛋糕’不比高校差。”一名“论文掮客”说,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国内中小学教师数量超过1000万,“如果一个教师拿出100元来搞论文,那这个交易额会有多大?”
当然,不是每个教师每年都会发表论文。虽然中小学教师论文市场价码不高,少则几百元,多则不超过千元,但数量大,规模就格外惊人。
老A是豫北一所小学的教师,他还有一个兼职,就是“论文掮客”,因为有亲戚在某杂志社工作。最初,为了解决自己的职称问题,老A找亲戚帮忙发了几篇论文,后来不断有同事或同行闻讯求助,一来二去,老A就成了圈内的“兼职掮客”。
“中小学教师的论文质量没啥要求,又不要求有创新突破,发表相当容易,就算内容雷同也无所谓。”老A称,每篇他只收取一两百元的“中介费”,是个“公道价”。
市场的需求也造就了很多教育类期刊的“改革”。“除了增刊,还会出各种各样的专刊、地市刊,教研版、教师版,月刊变半月刊、半月刊变旬刊。”一位业内人士坦陈。
教师的收入来源几乎只有固定薪金,中小学教师几乎都会面临“论文+职称”这一难题。“发表论文就是为了评职称。”一位小学校长一针见血地说,“那些期刊的内容我从来不看。”
一些杂志社工作人员也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所谓论文大多含金量不高,甚至根本没有含金量,教师们发表论文就是用来评职称的,他们也乐于扩大收入,这是一个“双赢”。
发布者建议:取消论文考评机制
“国内论文产业10亿元”消息见诸媒体后,批评者将矛头指向目前颇为诟病的“职称评审和论文挂钩”。学术批评网主持人杨玉圣认为:“中国每年论文发表数是不是全世界第一我不知道。论文买卖产值达到10亿,显然是‘学术大跃进’,这种情况2010年也不可能好转。”
事实上,这并不是学术上的跃进,只是利益的固化。论文产业的“繁荣”,只是利益交换的需求旺盛,与学术无关,与水平也无关。
“应该说这是一个现实中很无奈和尴尬的问题。”省内一位高校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都会有论文压力,这种论文指标是和职称捆绑在一起的,“论文发表数量越多,各种荣誉与利益分配来得就越快越多”。
论文产业之所以会扩大、固定,其缘由就在于现有的和潜在的市场。
“我觉得必须改革目前的论文机制,一是要取消非研究型高校人员的论文考评机制,比如本科生、硕士生;二是取消非研究型公务人员的论文考评机制,比如中小学教师、一线医生护士等;三是要加强研究型人员的论文质量评审。”沈阳的“治本之策”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赞同。
一些专家认为,打造国内权威性的论文网络发表平台是当务之急。
在这个平台上,论文发表者可随时将论文贴到平台上,由业界内人员组成评审组进入评审系统网上打分。对那些伪论文、假论文,教育部门应该出台更严格的惩罚机制。
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取消非研究型人员论文考评机制只是治标。
“如果治本,还得相应地建立针对这类人群的规范的、合理的考评机制。比如中小学教师,不以论文定职称,那拿什么来考核他们?”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取消旧制度,得建立新机制,如果没有新的适合评定机制,论文产业也会被其他产业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