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
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昨天举行。全会强调,全面落实“八大经济区”规划,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前进,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为加快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而奋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作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杜宇新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哈尔滨市贯彻落实全省“八大经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表决通过了《关于市委候补委员递补为委员的决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效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杜松岩分别就“八大经济区”建设实施意见和递补市委委员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了市委一年来的工作,一致认为,去年我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市委常委会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扎实地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促进城乡面貌改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努力办好社会事业,促进民生不断改善;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实现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副省级城市中的位次前移。
全会深入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去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挑战面前,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积极谋划,主动应对,坚持保增长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统筹城乡、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启动了“项目建设年”等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较好效果。但是,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仍在增多,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同时把握好未来的走势和变化,审时度势,科学应对。
全会指出,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目前,虽然个别经济领域出现了企稳迹象,但是,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经济复苏的压力仍然较大,周期可能会较长。就哈尔滨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风险和困难:实现保增长目标困难较大,工业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农业稳定和农民增收困难增大,财政收支压力增大,保障就业更加困难。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增加。面对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绝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宁可把困难和风险看得重一些,把危机应对的时间估计得长一些,把政策举措准备得充分一些。要充分挖掘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我们既要看到困难的一面,储备足够的能量;更要善于挖掘利用积极因素,顺势而为,抢抓机遇。现在看,推动我们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还是不少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哈尔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态势依然保持,三是危机中蕴含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必须切实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困境中探出新路,从挑战中获得突破,全力推动哈尔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要科学谋划应对之策,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应当看到,经过这一轮重大调整,未来城市竞争的格局和焦点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要站在这一新的高度,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和竞争力,从战略层面积极谋划重大经济社会工程,推进诸多新的更大的发展项目,在应对危机中积蓄能量,积攒后劲,为下一轮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全会指出,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八大经济区规划》,是黑龙江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是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全省经济发展思路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八大经济区规划》既符合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又充分体现了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既体现出区域发展的特点,又突出了结构优化的要求;既是保持稳定增长的应急措施,又充分兼顾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它的提出对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解决发展滞后矛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快速启动,全面推进,切实落实好“八大经济区规划”。
———完善发展规划,明晰经济区建设思路。要以省“八大经济区”规划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细化和完善哈尔滨市的实施方案。发挥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努力打造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工业经济壮大规模,优化升级。发挥农业资源富集的优势,努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挥科教和人才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导区,提高哈尔滨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发挥地缘和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实现对外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发挥气候和自然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冰城夏都”特色旅游区,带动服务业大发展。各相关部门和区县(市)要抢前抓早,科学谋划,尽快拿出一个思路清晰、定位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同时,搞好“八大经济区”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衔接,为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推进经济区建设快速启动。实施全省“八大经济区”规划,关键在项目。一定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落实和推进经济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提高项目审批服务效率,全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加大对项目实施与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年”活动。在抓好已确定项目的同时,还要抓紧谋划新的建设项目,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全省“八大经济区”战略和“十项工程”的部署,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文化事业等方面,力争筹划一批高质量的新项目。
———加快改革创新,为经济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贯彻落实“八大经济区”规划,必须抓住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要深化企业改革,打造更富活力的微观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推动要素资源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政府改革,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升城市竞争的软实力。同时,要加大创新力度。
———积极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措施,为经济区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实施“八大经济区”规划的前提。要全面落实好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为有效实施“八大经济区”规划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积极扩大居民消费,认真落实扩大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改进金融服务,保证重点企业平稳运行,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切实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全面落实经济区规划提供保障。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今年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全面落实“八大经济区”规划的重要保障。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统领全局的中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实践特色,务求取得实效。全面巩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重点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遗留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扎实做好第二、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重点是要找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加大整改力度。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全面落实“八大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明显成效。
全会强调,要解放思想,为全面落实规划提供精神力量。关键是要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学会用市场化的办法破解难题、推进发展,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注意防止和克服消极懈怠、躲避退让、无所作为的不良倾向,形成强烈发展氛围。大力宣传哈尔滨市全面落实“八大经济区”规划的重要举措,多报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好典型、好做法,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调动全市上下参与“八大经济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规划提供组织保证。着力建设科学发展型领导班子,注重在落实“八大经济区”规划的过程中考察识别和提拔使用干部。抓好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领导班子配备,着力选拔一批高知识层次、年富力强、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扎实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重点抓好“一把手”和后备干部的培训。进一步深化“先锋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国有企业、城市社区、“两新”组织等基层党建工作。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千人计划”,大力加强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作风建设,为全面落实规划提供作风保证。全面落实“八大经济区”规划,要求各级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强化以“讲党性、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着力提升党政机关行政效能。要在增强执行力上下功夫,围绕“八大经济区”建设任务,完善科学发展目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强化抓落实的机制和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狠抓不落实的事和不落实的人,对完不成目标、工作推诿、落而不实的,要实行问责。坚决清除“中梗阻”,对影响机关效能、破坏发展环境、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迁就。省委已明确,从现在到11月,原则上不开大会,我们要认真落实。要加强廉政建设,为全面落实规划提供纪律保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把反腐倡廉建设融入“八大经济区”规划实施全过程,加强执法监察,保证政令畅通。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考核机制,加强效能监察。健全完善大项目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大项目建设全程监督,建设优质廉洁工程。坚持纪律惩处与推进发展相统一,支持干事者,惩处腐败者,保护改革者,追究诬告者,积极为全面落实“八大经济区”规划营造和谐的政治环境。
全会按党章规定,决定递补市委候补委员刘文成、杨国民为市委委员。
列席会议的有:市政协主席邹新生和不是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的副市级领导同志,离职未退休副市级以上领导同志;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副秘书长,市人大正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不是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的区、县(市)委书记及区、县(市)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市人大、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中直省属在哈有关单位和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