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四院荧光探针可超早期发现“癌魔”
当恶性肿瘤出现在临床症状前的分子水平阶段,就能被锁定并提前发出“警报”。日前,哈尔滨市研究人员完成的科技攻关课题“恶性肿瘤的分子成像”技术,在国内首次揭示了乳腺癌等肿瘤发生时的细胞、亚细胞、基因分子水平上的改变和奥秘。该成果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据介绍,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很多癌肿发病隐秘,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往往一发现就是中、晚期。而对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实时监控,此前始终缺少灵敏、特异的医学手段。
哈医大附属第四医院院长申宝忠教授于2002年起开展恶性肿瘤的分子成像研究工作。在历时7年的科技攻关中,课题组选取对女性危害严重的乳腺癌,应用光学分子成像技术揭示了其早期生长和转移的机制。研究人员发现,利用近红外线分子探针对肿瘤组织的高度特异性,对早期不被现有的检查手段发现或高度怀疑的淋巴结进行活体成像,可及时锁定肉眼无法判断的小病灶。研究显示,荧光探针可以锁定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进行特异性显像,通过活体光学分子成像仪这一“火眼金睛”,不仅可以捕捉到乳腺癌的“蛛丝马迹”,还能对肿瘤治疗进行实时监测。
与此同时,课题组还通过大量动物实验证实,如果没有新生血管形成并供应营养,乳腺肿瘤在直径或厚度达到1-2毫米时将不再增大。因此,只要早期截断肿瘤的供应血管,乳腺癌病灶将被活活“饿死”。
据悉,目前,课题组在此研究基础上已立项并开展“内皮抑素基因治疗肿瘤的活体分子成像研究”,旨在“釜底抽薪”,从根本上阻断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