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档案:职工凭身份证可查本人档案
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市档案局了解到,《哈尔滨市职工档案管理办法》已于1月15日开始实施,今后职工凭身份证就可以到档案管理部门查阅自己的个人档案。这意味着很多人将有机会看到一度“与本人终生不见面”的个人档案。
一张登记表关乎后半生
2008年10月的一天,哈市档案馆来了一位神色焦急的女士。她曾经上山下乡,但返城后人事档案中并没有记载这段经历,她急切地想找到1976年自己上山下乡时的依据,办理养老保险,为下半生寻求保障。
该女士讲述了她的“意外”,自己年轻时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在农场度过了青春岁月,后来因病返回城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返城后从事灵活就业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可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但当她去办理养老保险时,一查档案才发现,里面根本没有记载上山下乡的经历,无从查证其当年上山下乡的事实,后来幸亏档案馆帮她找到了当年上山下乡因病返城登记表,才让她顺利地办理了养老保险。
而让道里区居民孙先生郁闷的是,由于档案中缺少中级职称资格评定材料,至今无法参加副高职评选。原来孙先生在1963年参加中医考试被录取,获得中级职称资格,但档案中没有这份证明,后来他多次调阅市政府、市委、组织部、人事局等部门档案,证明其中级职称资格有效,才取得了评高职的资格。
孙先生说:“没想到自己的档案居然有疏漏,幸亏自己及时发现并进行了修改,否则耽误了人生大事。更多人也许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档案,是否出错,也就不得而知了。”
牛皮纸袋里都有什么
“上学时,自己学籍上老师的评语是什么;工作了,上司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很多人都不知道小小的牛皮纸袋里究竟装着什么,写着什么,因为人事档案查阅规定,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据哈尔滨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个人档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个人履历、学历学位、岗位职称、奖惩、工资、退休等,以及其他反映个人情况的材料。它关系到出国、升学、就业、升迁、结婚、生育、退休养老等方方面面。该《办法》实施前,不允许职工查阅个人档案,即使经过申报、审批等一系列程序,也要由档案管理人员代为查阅,颇为麻烦。
哈市档案局法规处处长张国君说,人事档案与本人终生不见面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尤其是个别档案带有人格评价内容或信息记载错误,这种档案不公开状态使公民完全丧失了依法维护个人声誉和信用的机会。
公开档案信息减少档案差错
记者对一些居民随机调查了解到,大多数被访者希望看到自己档案的内容,他们认为除了档案中一些干部考查材料、群众意见汇总等涉及保密的内容仍需继续保密之外,像个人基本信息、学历、用工合同等情况应该允许本人查询,以免错漏。“给自己做的记录本人都不能看,要这样的档案还有什么用?”居民贾先生很不解,也有居民表示,档案公开后,如果当事人看到对自己不利的评语和记录,会对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很快,哈尔滨市民就可以凭身份证查阅自己的档案。”张国君处长说,现在老百姓办理社保、低保、医保、退休等都离不开个人档案,档案信息越公开透明,越能减少档案丢失、错误的几率,《哈尔滨市职工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后,职工在查阅过程中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并按要求加以完善,保证档案齐全完整,可以防止因档案缺失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