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返乡民工:“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但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不能忘记抗风险能力最弱的群体--农民工。目前,全国约有2000万农民工因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而返乡。随着危机的不断蔓延,还会有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失业大军。经济下行之势仍未见底,返乡农民工就业已经成为一道紧迫的社会难题。
"返乡潮"与"用工荒"
2008年10月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引发沿海农民工返乡潮。根据湖南劳动部门调研测算,今年将有280万在外省打工的湘籍农民工回湘。同样,地震和金融危机导致的两拨农民工返乡潮,也把200多万"川军"(农民工)"遣"回老家。
为迎击"返乡潮",劳务输出地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就业岗位。但半月谈记者在湖南等地采访发现,与劳动力市场上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相比,一些企业却饱受劳力不足之苦。湖南郴州市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在纺织、餐饮、机械等行业用工缺口达2万多个。
记者采访发现,局部劳动力短缺,既有劳动力市场客观变化的因素,也有相关企业和劳动者的主观因素,此外还有政府工作因素。
首先,从劳动力供求市场看,目前招工困难的主要是那些工资待遇偏低、工作环境差的企业。据四川省总工会调查,该省200多万返乡农民工中,82%有继续外出打工的愿望。
其次,返乡农民工队伍分化,部分实现自主创业,部分消极等待。一些熟悉农活且年龄较大者,立足家乡田地开展承包经营。而新一代农民工宁愿待在家里等沿海就业信息,也不会到附近企业去找工作。
再次,农民工自身素质与企业招工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即使在劳务输出地,企业招用新员工时,一般都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初级工以上技能水平,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虽然绝大多数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却有近一半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作用还未充分凸显。湖南一些用工不足的企业希望,当地政府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招聘会,为企业搭建用人平台,为农民工找到合适的再就业舞台。
"农村人"?"城里人"?
据半月谈记者调查,农民工大规模返乡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发社会矛盾--
一是土地承包纠纷。许多人长年在外务工,家中土地或由本人或由当地村委会转租,返乡后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又无法耕种土地,遂成为"剩余劳动力"。据了解,在四川返乡农民工群体中,目前有10多万人处于无工可做、无地可种的状态。
二是农村社会事业负担加重。在劳务输出大省四川,许多乡村都有相当比例的举家外出农民工,有些人家不仅土地转出去了,甚至连房子都倒塌了,但是户籍关系仍在当地。这些人失业返乡后,吃、住、医疗、子女上学等问题都很难自力更生,很可能形成新的贫困群体,增加当地社会事业负担。
三是心态失衡。新生代返乡农民工大多初中、高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基本不具备农业生产技能,生活方式早已"随了"城市。劳务经济造就了他们"城里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但身份上仍然是"农村人",这种巨大的落差易导致心态失衡,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过去四川各地各级政府考虑的是怎么把人输送出去,现在则要考虑大量的人回来后怎么办。"四川省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农劳办")主任吴祥玉说,现在应该考虑着手建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就业、社保、子女上学等多方面困难,将党和政府对返乡民工的关怀落到实处,目前四川省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农民工返乡回流预警机制,即时掌握返乡农民工最新动态。
一招鲜,吃遍天
金融危机犹如一盆当头冰水,浇灭了许多农民工的致富梦:有力气、肯吃苦这些传统美德似乎已很难为他们换到一只能捧稳的"饭碗"。据调查,目前四川200多万失业返乡民工中,80%属于低端劳动者。切肤之痛使他们迫切盼望政府能针对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开展专门培训,提高农民工再就业能力。
事实上,四川、湖南等农民工输出大省,已经将农民工培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四川雅安等地,返乡农民工只要参加培训,不仅免费,而且每人最低培训标准也提高到750元,至少获得一份国家承认的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样的培训力度,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雅安市农劳办主任石俊明告诉半月谈记者,"过去有五六个部门都在搞农民工培训,参加培训者每人只有24元培训经费,上个三五天课,够干什么事?"
2008年年底,湖南省委组织部派出10万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按照规定,下乡干部要把返乡农民工全部纳入政府公共培训范围,把年轻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纳入"职教三年攻坚计划",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本领。
对于有的地方给农民工发放培训券的做法,有业内人士认为:发放培训券过去也有地方搞过,但容易产生风险。一张500元的培训券,对应的就是500元财政资金。有的培训机构钻空子,花二三百元从农民工手里买过来,回过头就从政府那里领到500元真金白银,钱花了效果却没达到,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送饭碗"与"造饭碗"
为切实帮助失业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湖南省劳动保障部门打出政策"组合拳",千方百计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
今年初,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深入开展"春风行动",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广泛组织省内外企业进场招聘;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将招聘会开到乡镇;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市(州)本级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不少于2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目前,湖南已经成功举办100多场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招聘农民工10万余人。
创造条件,吸引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已成为劳务经济的新增长点。记者在四川采访时了解到,相当部分返乡农民工已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并有自主创业打算,但多数受制于资金瓶颈,盼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四川金堂县高板镇新桥社区返乡农民工周超蓉对记者说:"一直在外打工也不是长远办法,所以我干脆回来开了个小理发店,生意还不错。本想把店子做大一点,解决几个人的就业不成问题,但苦于资金不够,而且像我这样小打小闹的,也没指望银行能给贷款。"
"金堂县已有一个创业培训基地,返乡创业者可以在参加培训后提出申请,最高可以得到2万元小额贷款。"金堂县劳务开发办主任彭勇告诉记者,像周超蓉这样的创业者虽然不起眼,但占到了返乡创业人员的多数,政府应该加大对这类小型创业者的扶持力度。
在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方面,目前四川已推出一些新举措:失岗返乡农民工凭失业登记证明,可在工商登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申办个体工商户的,免收工商登记费;在城镇创业的,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范围;从事种养业的,积极给予小额信用贷款支持。
养老钱,盼兑现
许多农民工即使因为这次金融危机失业返乡,也不愿重新回到土地上找饭吃。与过去相比,土地已经不被农民工视为将来养老的唯一保障,他们迫切盼望能"像城里人一样拿退休金",而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不能随人转移,则成为他们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四川省金堂县高板镇返乡农民工黄毅告诉记者,他在东莞一家鞋厂做工,月收入1000元左右,包括养老、工伤、医疗等,每月要交70多元的社保。2008年10月回家前,他把自己缴纳的部分给退了,但单位缴纳的那部分是不会随他转到四川的,这让他觉得很不公平:"我交多少钱,走的时候领多少钱,这样的社保有什么意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部官员抱怨:像养老保险这一块,有的省份每年社会统筹部分就有几百个亿,这些本来就是国家给予农民工的保障,因为转移问题农民工享受不到,他们回到西部后,社会保障压力全摊到了劳务输出地地方政府头上。
可贵的是,在湖南、四川等农民工输出大省,尽管压力空前增大,但地方政府还是竭尽全力,积极探索返乡农民工社保难题的应对之策。如湖南就决定将进城务工的农民全部纳入医疗和工伤保险范围。四川成都市也出台善策,明确返乡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可以转回成都。
为解决社保转移难,正在向公众征求意见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已有明确规定:个人跨地区就业养老保险将随本人转移,"这相当于给全国1.3亿农民工吃了定心丸。"四川省农劳办调研员李健说。(江毅黄兴华编辑:叶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