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裂变”出两个绥化城
80多岁的宫光宇现在住的宽敞考究的复式楼,是2007年购买的,面积200多平方米。“30年来,我已换了6次房,搬了5次家。”他的这段经历上了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珍贵的记忆》栏目。
30多年前,宫光宇一家住着土坯房,一铺炕住着三代7口人。孩子没有学习的地方,宫光宇在炕上用坯搭了两个跺子,上面放上炕桌供孩子学习用。1978年,宫光宇调到绥化,幸运地得到单位分给的破旧的小二楼,面积36平方米,烧火炕,儿子没地方住,要经常出去找宿。1981年又搬了一次家,是独门独院。1986年,住上了真正意义上的楼房。1994年,国家开始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通过向城镇职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实现住房私有化。那一年,宫光宇购买了一处属于自己的74平方米防震楼房。原来想这就不错了,没想到又住上了今天更好的房子。
宫光宇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绥化市民居住条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有一个数字能认证这种变化带有普遍性:1978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仅为3.1平方米,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7.6倍。30年来,更多的市民像宫光宇一样从住房上的变化感受着绥化城市发展的脚步。
30年来,住房制度改革经过出售公房、私建公助、集资建房,逐步完成了住房福利化向住房商品化的历史性转变。以此为契机,住宅建设由单栋小规模向以连片、规模、配套为主的小区规模化综合开发方向发展,房地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数字上看变化。1978年,绥化城市房屋总面积仅为261万平方米,年新建房屋4.1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仅为3.1平方米。到2008年,城市房屋总面积达1076万平方米,是1978年的4.1倍。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7.6倍。其中,2008年城市房地产开发改造总面积突破百万平方米。以普通商品房为主,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为补充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逐步确立。
针对市区23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全面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今年5月,启动了建设、清真、南城、新华、和平等5处棚户区改造,总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万多平方米,计划建设楼房84栋,其中总回迁安置面积14.5万平方米、2388套。今年11月20日,预计有10万平方米左右实现按时回迁。日前,14处棚户区已被列入了市区第二批棚户区改造计划。越来越多的群众将告别简陋的茅舍,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
我市还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住房保障政策,在今年启动实施了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力争使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市区8060户、17732人被纳入廉租住房补贴范围。8月中旬,第一批1062户、2226口人每人领到了600元住房补贴。第二批计划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将对所有符合标准家庭给予货币补贴,实现应保尽保。我市在进行棚户区改造中,还要求按照开发规模,建设一定比例的廉租房,提供给部分城市低保家庭使用。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居者有其屋”。
这30年里,绥化市区经历了两次体制变革,一次是1982年由县级镇转为县级市、一次是2000年由县级市转为地级市,这两次变革使城市发展获得加速度。
从资料上我们可以理出城市发展清晰的脉络。
———1978年至1982年为城镇建设发展阶段。刚刚结束10年文化大革命浩劫,百废待兴,同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一样,绥化城镇进入了补欠账、打基础的恢复性建设时期。绥化城被形象地描述为“一条马路一个岗楼,一个公园两个猴”。城市道路除中兴街外,都是砂石路和沙土路,被称为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排水基本是明沟排放;只有几条主街以及医院等场所安装木杆路灯。面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薄弱、水平低的巨大压力,坚持把解决市民吃水难、行路难、排水难、住房难等基本生产生活保障问题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加快建设步伐,使城镇载体功能得到增强。
———1982年12月到2000年6月为小城市建设发展阶段,也是县级绥化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983年随着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县级市的建立,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城市建设方针,融入改革创新理念,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全员参与、集资共建等措施,加大城市建设力度。1986年以来,坚持“科教建市、兴绥富民”总体发展战略以及效益型农业、质量效益型工业、网络型商贸、藏富于民型财政的经济发展思路,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快速发展水平。同年,地委、行署在城市建设工作指导思想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把城乡建设真正摆到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重要地位,当作发展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始施行,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有利的大环境给城市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1992年,全国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省委、省政府实施“龙虎战略”,把绥化市确定为“九小龙”之一,绥化市作为全省县级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城市建设上不甘人后,投入加大。同年8月28日,按照“城庆搭台,经济唱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宗旨,举办绥化开发设镇13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介绍绥化,增强绥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展示绥化城市新面貌,为城市建设带来新效应。“八五”期间,县级绥化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科学规划、配套建设、综合治理、逐年发展的建设原则,以较大的投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标准推进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1996年以地委在威海召开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为标志,城市建设全面进入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新阶段。同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大县带动战略,县级绥化市作为14个大县之一,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市、经济富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并确立了“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规模推进、超前发展”的城市建设新思路,在建设档次和标准、工作推进、资金筹措上都有新举措。以“五个一”工程,即开发一个新区,完善一条路,拓宽一条路,改造一条街,建成一个水厂为标志,建设绥化的形象路、标志街,形成中等城市的基本框架。由于多年积累式发展,为城市建设注入强大活力并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八五”、“九五”时期,是县级绥化城市建设的高峰。每年都办几件实事,城市主次干道基本达到硬覆盖,排水设施从无到有,基本形成体系,路灯主次街路全覆盖,公益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学校、医院、邮政等设施得到改造建设。城市建设工作相继获得全省城市建设先进市、全省市容管理甲级市、全省城市管理标兵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县级市等荣誉称号。
———2000年6月,撤地设市,为中心城市建设发展阶段。面对城市规模小、功能弱、欠账多,与地级城市不相匹配的城市现状和广大市民尽快改变现状的呼声和要求,建市之初,地级绥化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上狠抓规模推进,实现经济总量扩展,加速构筑市区一体、以市带县的新格局”的城建新思路,逐步向布局科学化、风格特色化、生态园林化、功能配套化方向迈进。2007年市委一届十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审视市情、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两城四地”构想,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确立了建设新兴工业城市、现代商贸城市和绿色生态城市“三个城市”的定位,进一步明晰了老城区、新城区和经济开发区“三区”发展框架,明确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市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着眼于扩充规模和完善功能的目标,抓好市区路网、配套设施、环境质量、房地产和社会事业等工程建设,提高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特别是2007年以来,城市建设进入迅猛发展阶段,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项目投资、工程规模均创新高,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迅疾。
30年的发展,使城市规模大幅度扩展,城市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数字显示,绥化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15平方公里扩大为2008年的30平方公里,30年时间,裂变出两个绥化城。而且,城市化率也由1978年的22%提高到2008年的38%。
有这样几件大事将留在绥化城市发展史上,并对绥化市区城市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进了中盟热电联产项目。2005年以前,我市是沈阳以北唯一没有实行集中供热的地级市。每到冬季取暖季节,林立的烟囱冒出黑烟,遇到低气压,烟雾弥漫,一些市民出行要戴上口罩。市委、市政府将中盟热电联产项目引进绥化后,3年来每年平均以170多万平方米的速度和规模并网,相当于每年解决一个中等县级城市的全部供热问题,创造了北方中等城市供热新的历史记录。集中供热实施后,城区已报废大烟囱240多个,少建大烟囱40多个。冬季,绥化的雪白了、天蓝了,空气也比过去清新了。城区887万平方米供热楼房,其中由中盟负责集中供热面积就有520万平方米,6万多户居民近20万人口受益。
解决出行难上打了翻身仗。对撤地建市前简易硬覆盖的主次干路按国家技术规范全部实施了拓宽改造,现在变成了水泥路或柏油路,改造建设了中兴街、康庄路、人和东街、黄河路以及红旗路、致富北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和民心工程。修建改造城区主次干道高级、次高级道路里程达到79.8公里,面积121万平方米,分别是1978年的14倍和21倍。巷路400公里,面积200万平方米。主次干道硬化率达到100%,巷路硬化率达到40%。铺装人行步道板60万平方米。特别是近两年,是城市道路改造建设力度最大的两年,改造建设城市道路达144条,仅2008年实施“百路工程”,改造建设主次干道和巷路达110余条,打通断头路,贯通5条环线路,形成主次干道六纵十二横纵横交错、内外成环、四通八达、运行井然的城市道路网框架,有效解决了多年来道路交通不畅、路况不佳问题。
供排水体系基本形成,并逐渐向新区延伸。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原则,排水设施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现在排水干线达到66公里,下排水覆盖率已达80%。特别是近两年,跟建排水项目44项,城区3个出水口之一的人民公园出水口实现了明排改暗排,改造建设6座污水提升泵站,城市排水能力大大增强。供水干线90公里,是1978年的2.6倍,日供水量已达5.3万吨,是1978年的31倍,城区自来水普及率从1978年的46%提高到98%。
特别是今年,巷道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建设巷道93条,全长近30.8公里,改造总面积151280平方米;排水总长21575米,基本覆盖了市区内的人口密集区和弱势群体居住区。这些巷道的建设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再也不用担心雨天卷裤脚、冬天怕滑倒的问题。
路灯质量、科技含量提升。城区主次干路照明由1978年的高压汞灯全部升级为高压钠灯,并逐步实施推广无极灯等新型光源,实现了光电节能自动化控制。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形成楼体亮化、街路亮化、广场亮化、标志性建筑亮化、牌匾广告亮化格局,增加灯饰品种、数量,改善造型、设计,主街路灯饰造型一街一品,打造城市靓丽夜景。
上马了污水处理厂。过去市区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进行明沟排放,所经之处味道难闻、刺鼻。今年市区在开发区宝山镇新胜村开工建设日处理5万吨的污水处理项目,明年10月运行后城区产生的污水将得到处理后最后流淌到呼兰河,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广大市民生产生活质量水平将起到关键作用。
新区开发初见雏形。以市党政办公中心异址新建为开端,新区开发开始进入轨道,并首先在其周围形成了数个开发建设热点。福乾花园、颐和苑、秀水嘉园等10万平方米以上、环境优雅、功能完善、风格各异的小区拔地而起。随后,我市还引来了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碧桂园集团,在康庄路以西正在大规模建设绥化凤凰城。在其南侧,电力名苑小区也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使城市新区向西向南加快发展。
绥化城区长高了。以和谐嘉园、交通公寓为标志,高层建筑开发逐步兴起,使我市高层住宅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同时,市客运枢纽中心、广电大厦、建设大厦等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成为市区的地标建筑。
路宽了,道平了,树绿了,花香了,灯亮了,市民们休闲娱乐去处也多了:圈树环岛西侧的升华园、市幼儿园前面的世纪园、广源街基督教堂附近的秀绥园、邮政小区前面的圣福华休闲广场,以及体育场东侧的体育公园,不但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械和健身路径吸引了众多早晚锻炼的市民,而且那里的宜人环境更使市民流连忘返。
全国房地产200强之一的北京大兴华房地产公司,2006年春天完成了在绥化的第一件作品———3万平方米的圣福华休闲广场。他们投资300万元,植树、栽花、铺草坪,建音乐喷泉、罗马柱、人工湖、网球场、门球场和儿童乐园。绿树掩亭榭,小桥映碧水。清晨,年轻人在林间幽径慢跑,老年人在中心广场打拳,孩子们在儿童乐园嬉戏;日落后,各色灯光点缀在湖畔、林间和花丛中,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孩子们在喷泉旁戏水,大人们坐在凉亭里聊天,情侣们沿着湖畔漫步……闻着林间的花香,听着树上的鸟啼,看着湖中的鱼游,人们尽释了一天的劳顿。
继近12万平方米的党政办公中心广场后,新建的总占地16公顷的人民广场和拥军广场今年秋天交付使用,成为我市城市建设的又一大亮点,更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提升了城市品位,使绥化缺少大型广场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过去说的“一个公园两个猴”中的公园指的就是人民公园,有近百年历史。今年,市政府投资进行改造,修缮一新后免费向市民开放,结束了封闭管理的历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绥化城市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之势。哈尔滨都市经济圈副中心城市、黑龙江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正在由规划一步步变为现实。新的绥化将加快实现龙江中部崛起。
一组数据:
●1978年,绥化市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2008年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30年时间扩大了1倍。
●1978年,城市化率是22%,到2008年城市化率提高到38%。
●1978年,绥化城市房屋总面积261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3.1平方米。到2008年,城市房屋总面积达1076万平方米,是1978年的4.1倍。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7.6倍。
●截至2008年,市区供水干线达到90公里,是1978年的2.6倍,日供水量已达5.3万吨,是1978年的31倍,城区自来水普及率从1978年的46%提高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