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过度投机
2007年8月8日,“福娃”片上市当天的最高价格竟然超过了120元。其溢价幅度高达10倍,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纪录,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从而揭开了投机炒作的序幕。随着投放量的陆续增加,“福娃”片的价格剧烈波动,第一波的低点为48元,高点是106元,成交极其活跃。这个阶段的参与者基本上都成为了赢家;成为赢家之后,参与者的私欲就开始膨胀起来,对其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就是一个最为显著的标志。
就在参与者沾沾自喜的时候,“假货事件”突然而至,将参与者打了个措手不及。受到此事的冲击,“福娃”片的价格再次飞流直下,最低点曾经一度探至58元,参与者被恐慌的气氛所笼罩;但是,此事瞬间就得到有效平息,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的强劲上升,最高冲至99元,参与者情绪高涨,纷纷在高位追加筹码,从而使其持仓成本陡增。然而,参与者所期待的更具冲击力的行情并未如期而至,反倒是又一次走上了调整之路;绝大多数参与者认为本次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它将为新的行情奠定坚实基础。市场往往是瞬息万变的,这一次在“福娃”片上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价格再度连续重挫,并且是放量式的出货,使参与者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它所产生的恐慌气氛要远胜于以往任何一次,因而具有极高的杀伤力。依笔者的愚见,“福娃”片之所以能够迅速成为了市场上最为热门的品种,一个最为重要或者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投机资金的大量涌入;而强力出击的一个最为诱人的概念就是其发行量只有10万套,其潜台词就是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玩,不要有什么后顾之忧;而“福娃”片价格的直线上扬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使观望者顿时打消了顾虑,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而先期介入者更是沾沾自喜,自以为自己是天下最为聪明之人。
制造概念或题材在投资市场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前期“福娃”片价格大幅飙升正是源于10万套发行量这个概念,而此次价格的暴跌却源于这个概念的延伸,因为编号“1”字头片的粉墨登场,完全将10万套这个概念彻底打碎;这乃是一个泡沫的破灭,也是一个过度投资行为的破灭。普片的发行量向来存在着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而像“福娃”片这样重大题材的品种更是如此;关于10万套的发行量,管理部门并没有发出任何明确的信号,而10万套发行量这个概念的出现,完全是参与者凭借流水编号的断章取义,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因而也就没有任何投资参考价值。笔者以为,过度投机炒作“福娃”片,是这个市场不成熟、不规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表现,对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
“投机”一词经常用于期货、证券交易行为中,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是指根据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来看,投机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深不可测的,不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所能够驾驭的,选择放弃也就成了明智之举。投机者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但是过度的投机行为必然会导致市场资金的严重失血,从而对市场产生意想不到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