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研究
1861年法国出版《世界各国邮票目录》,对许多当时各国的邮票进行版式、图案、齿孔、刷色的整理研究。此后,出版了有关研究伪造票和变造票的专著。1865年4月,法国医生勒格拉在法国《邮票的收集》杂志上发表了《谈水印和印刷邮票的纸张》一文,论述了英国邮票上的大小五冠水印、荷兰邮票上的邮政号角水印、比利时邮票上的“儿”水印及纸张特点等。1866年10月,勒格拉又在比利时一家杂志上发表《关于齿孔的研究》一文,建议将2厘米内的齿孔数叫“齿孔度数”。这一建议为国际集邮界所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的集邮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1922年在上海,由张承惠、陈复祥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集邮团体——神州邮票研究会。1925年成立的中华邮票全会宗旨写明“广益集思,交流邮识,以研究专门为主体,以引导初桄为职志,提倡道乐宗风,不取营利主义”。往后相继成立的新光邮票研究会等较大的邮会都以研究邮学为己任。
上世纪30-40年代,我国涌现出一批在中国邮集研究上卓有成就的集邮家和邮学家。如大龙邮票研究家陈湘涛,红印花票研究家王纪泽,封片研究家谢鄂常、韩霁飞,近代票研究家钟笑炉,首航封研究家赵善长、姜治方,中国商埠票研究家陈复祥、史济宏,邮戳研究家孙君毅等。
新中国成立后,集邮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解放区邮票进行了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集邮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1982年成立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组织学术研究和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1993年2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全国集邮学术委员会,确定了中国集邮学术活动的方向,制定了学术研究计划和课题并指导全国各地集邮协会的集邮研究活动;全国各级集邮组织都相继成立了学术研究机构,使学术研究从过去较小范围扩展到广大集邮者中。
邮票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分类方法也各异,但大体可分三个方面。一是对邮票邮品本身的考证和研讨,如邮票本身的版式、齿孔、刷色、背胶、暗记、变异、真伪、出版日期、时代背景等方面的研究;邮品除邮票外,还有封、片、简、戳、单、条的邮递过程,邮区、收发时间等等。上述研究要重视考据,然后去伪存真,提出自己的见解。所谓考据,就是把票品的来源、时代、背景、品种、真伪,考证准确清楚,以便对邮票所反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和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揭示。考据是进行邮票研究的重要手段,有了真实的史料,才会有正确的研究成果。但是,考据要有目标、有意义,无价值的推测则不提倡,为哗众取宠任意编造史实,更应坚决摒弃。二是从艺术欣赏和工艺的角度对邮票进行研究,包括票型、票幅选择、图案、文字、构图、色彩、边饰等等,内容是否丰富、形式是否完美,这也涉及到邮票印刷工艺、印刷方法和技术问题的研究,还包括对著名邮票设计家、工艺师的介绍及其风格和成就的研究。三是邮集编组研究,主要是研究邮票展览的动态信息,研究国际邮展的规则、要求以及评审方法,以指导参展邮集在选题、编排、邮票选择等方面提高水平和档次,提高我国邮票展览展品在国际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