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花原票的价值
有意思的是,红印花原票算不算邮票一直是业内人士探讨的一个话题。有人认为应将其列入“漏盖票”,然而曾有红印花原票八方连存世(后被撒开),用漏盖又无法解释;目前健在的成都老集邮家叶季戎在世纪40年代称其为“红印花底票”,可是也没有几个人认为;集邮家孙君毅曾提出叫它为“未发行印花税票”;还有称其为“非邮票”等。现多数集邮人士认为叫其“红印花原票”较为适合。
红印花原票虽然并不是邮票,却有一枚用厦门大圆邮戳的盖销残片。据说是棉加义(西班牙人)于1898年得到邮政当局赠送给他两枚红印花原票后,将其中一枚和另外两枚普通邮票贴在一个信封上,寄给他自己,时间是1898年11月22日。这件孤品现藏于香港集邮家陈兆汉邮集内。
目前,北京中国邮票博物馆藏有红印花原票横四连一件和一个单枚票。
据邮学家吴凤岗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期,宦乡任中国首任驻伦敦代办处代办时,在整理原驻英大使馆遗物时发现清代中国海关驻英办事处当年交出的档案中夹有红印花原票776枚,宦乡把这些原票全部送回北京,并通知有关部门任领。邮电部接到这份通知后,恰巧吴凤岗看到,他深知红印花原票的珍贵程度,立即请示,并把这776枚红印花原票取回邮政总局保存。但大部分在“文革”期间被损坏。
据有关专家考证,红印花原票现存四方连两件、横四连4件,而直双加则未见记载,这正是深圳世纪经典拍卖行这件拍品的珍贵之处。
红印花原票是如何产生的呢?19世纪末,根据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外商进入中国的货物,如在期限前运往国外(即“洋货再出口”),已纳远进口税者,准予凭已完进口税的通行证,退还已交的税款。这项制度,使一些不法外商在申报再出口商品数量时大都超出进口数,使中国海关遭受不小的损失。当时,上海海关副税务司甘博(英国人)提出强化通行制度的主张,后经北京海关总税务司的批准,准备用于通行证上,以示签发通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同时还可以鉴别通行证的真伪。这项措施,遭到不少外国人的强烈反对,一时未能执行,致使这批红印花只能暂束之高阁。
红印花原票印刷数量是65万枚,共计面值1.95万两银,每枚票面值3分银。1896年3月20日,光绪批准设立国家邮政。在开始筹印新的适用邮票时,将置于海关库房中的红印花原票全部拿出来加盖暂作洋银邮票。由此红印花原票与邮票有了关系,并成为中国珍贵的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