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欠资封
大清邮政第一次公布的邮政资费于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一执行,适逢中国人过春节而百业歇息,实际延至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十九日(1897年2月20日)正式施行。当时规定以英制(盎司)计量邮件重量,如国内平信资费(岸资):1/4盎司收洋银2分,至1/2盎司收4分,续重每1/2盎司收4分。中国人计量单位习惯使用中国衡器,如折算起来相当麻烦。几个月后,寄信者皆指收费过高,计费重量使用不合中国人习俗等,所以大清邮政于1897年4月24日对计量单位及邮资作了某些调整,如国内信函(封口倍)重量工钱收洋银2分,续重每2钱均收费2分。此封贴票2分,已符初重邮资,封上正面和背面盖有“欠信资四分 DUE4DENTS”红色长条中英文欠戳记,“四”和“4”用蓝铅笔手填。这四分洋银是信函起重补纳还是超重倍罚呢?最早对欠资函件作倍罚处理的条文见1899年6月26日颁布的《大清邮政章程》第二十条:“凡交邮政局寄递邮件,其各项资费,寄件人均须先纳,俟该件递至寄往之处,若查出所粘之邮票,或不敷邮,或未粘贴,即按应付之资费若干,向收件人加倍索取”。1899年前是否实行“加倍”处罚?假如这件欠资封的内页函文纸张尚在,称一下重量,或许能得到结论。
1897年2月20日国家邮政开办之前,北京的邮政总办1月13日第8号文,颁发了八卦戳等多种戳记,其中“T”字戳、中英文“欠信资×分”戳、“信资未付足”戳三件为欠资邮件专用戳记。1900年前,“T”字戳和“信资未付足”戳在邮件上未发现,中英文“欠信资×分”戳现也仅见此封(1897年)和1898年上海寄厦门封等几件,所以可肯定讲,该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欠资实寄封。此封经历了一百多年,品相还如此完美,邮戳齐全清晰!熟悉清代绘画的人都知道,吴大徵是清末著名金石书画家,文字出自其手笔,字体端庄有力,左上角和左下角钤有其“白云山樵”红印章,融名家书法、金石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