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与附票
我国原邮电部发行的第一套带有“副票”的邮票是1980年6月1日,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而发行的,编号为T.51《童话--“咕咚”》特种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每套邮票带有一枚“副票”,是采取5枚连印形式印制的,“副票”上印有文字和动物图案,介绍这套邮票的故事梗概。
“副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每枚邮票上均有一枚“副票”。如国家邮政总于1998年9月10日发行的编号为1998-31《抗洪赈灾》特种邮票就属于这种类型。这套邮票是附捐邮票,邮票面值50分,附捐50分。邮票设计家李德福先生摒弃了附捐邮票以往惯用的设计手法,大胆地采用了“副票”形式来体现50分的附捐这一别具匠心、独特新颖的设计手法,不仅很好地突出了抗洪赈灾的主题思想,而且还把"副票"的使用及存在价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什么是“附票”呢?“附票”又称“花边纸”、“过桥票”,它是利用整版邮票的某一侧边纸或过桥、印有与邮票内容相关的图案或说明文字,上面没有邮政标志和面值,不能当作邮票贴用的票形小条。“副票”与“附票”的根本区别在于:“副票”是每枚或每套邮票上不可或缺陷的附属部分,如果撕掉“副票”就破坏了该枚或该套邮票的完整性;而“附票”并不是每枚或每套邮票上都有的附属部分。一般情况下,它在每版邮票上仅有几枚或十几枚,每枚或每套邮票上没有"附票"并不影响它的完整性。
我国最早发行带有“附属”的邮票,是1981年4月29日发行的编号为J.6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日本》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共两枚,每版20枚,也是我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小版张。这套邮票在每版邮票左侧边纸上印有十枚“附票”,附票上的图案各不相同,共有二十种图案,另外,这套“附票”只有三面打有齿孔。
原邮电部于1983年6月30日发行的编号为J.71《中国乒乓球荣获七项世界冠军》纪念邮票,是以第一、第二图小版张中间的两枚“过桥”形成的“附票”。这是附票的另外一种形式。原邮电部于1985年1月15日发行的编号为《遵义会议50周年》纪念邮票,则是又一种形式。这套邮票在每版邮票左侧边纸上印有10枚四边均有齿孔的“附票”。“附票”采用延安宝塔山和遵义会议会址两种图案间隔排列,使整版邮票增辉不少。我国发行带有附票的邮票,还有1987年发行的《邮政储蓄》等等。
无论是“副票”还是“附票”,都是对邮票主题思想的补充和衬托,它们在整版或每套邮票中,起到一种调节气氛、美化布局,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加了邮票的趣味性和欣赏性。尤其是一些选题好,印量较少的“副量”与“附量”,益发显得珍贵成为组集的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