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假邮品
仿制品。仿制品包括仿制的邮票、纪念邮资封、纪念邮资明信片、小本票等。它们的用纸、印刷、背胶、齿孔、加盖等全部都是假的。因为仿制品不可能模仿真品所有细微的特征,因此只要在用纸、刷色、图案及齿孔上细心加以观察,并把它和真品加以比较,就会识破。
有些假邮票(如“稿”字邮票四方连)是从书刊彩色插页上剪下,背面用砂纸打磨平而来的,这种假邮票如仔细观察,很容易识别。
伪造小本票,主要是伪造小本票封皮,封皮是假的,里面邮票是真的。伪造的封皮是用真品翻版印制,因此便出现了字形差异且真品的墨色印得厚实,赝品的墨色一般较淡,只要把真品和赝品加以比较,识别并不困难。
假无齿孔票。无齿孔票一般发行量较少,仅供集邮者收藏。由于需求量大,常常供不应求,因而市场上无齿孔票的价格较有齿孔票贵得多,于是伪造者将有齿孔票齿孔剪去,冒充无齿孔票,从中牟利。
识别时首先要知道在整版中两枚无齿孔邮票之间的间隔是多少,然后就可以确定这枚邮票应有多宽的边(凡属合格的无齿孔票,其边纸一般应为两枚邮票间隔的一半)。还有一种简易方法,就是将无齿孔票放在有齿孔票上,使之重合,如果无齿孔票的票幅小于或等于有齿孔票裁去四周的齿孔,那就可能是假无齿孔票。
假齿孔票。我国从1980年起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从1981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的小本票。小本票中的生肖邮票只有3边有齿孔,被裁切的一边是没有齿孔的。由于市场上早期四边有齿孔的生肖票,比小本票中的生肖票价格高得多,于是有人便将小本票中的无齿孔票伪造成有齿孔票出售。
对单枚或四方连票,识别时可以看齿孔是否有在撕开邮票时留下的发毛痕迹,如齿尖是用刀切平的,那就可能是假的。此外,还可以检查邮票上边和下边的边纸是否一样宽,齿孔度数是否相同,如果边纸不是一样宽,而且齿孔度数也不一样,那就是假齿孔票。
假刷色票。用化学药品浸泡或经日光、灯光照射,可以改变邮票的颜色。有人为了牟利,伪造变色邮票,但颜色显得陈旧、不鲜艳,一般也容易识别。
假背胶票。有些古老邮票或名贵邮票,或是从首日封上洗下来的JT票 、小型张,背胶已部分或全部脱落,伪造者在邮票背面重新刷上一层背胶,这就是假背胶票 。
识别时要观察邮票的齿孔,如果胶水由齿孔透到邮票正面,齿孔尖端被胶水包住 ,并且胶层厚薄不均匀,那就是假背胶。
假加盖票。邮票是真的,但加盖的文字或图案是假的。如我国发行的J41《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小型张和J42《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香港》小型张,是分别在T38《万里长城》小型张和T37《云南山茶花》小型张上加盖文字的。现在这两种加盖文字的小型张,比没有加盖文字的价格高得多,伪品也就不断出现。实际上这种伪造加字的小型张与真品比较,有明显的差异:赝品上的加字系使用真票翻版印制,字体、笔划均变粗,有的已变形,而且加字的用料、颜色都与真票不同。
假漏齿孔票。伪造的漏齿孔邮票,有的是利用高科技手段严重移位真邮票,将留有阔边的那边齿孔裁去,成为漏齿孔票。采用这种方法伪造的漏齿孔邮票,其票幅都比有齿孔邮票的票幅小。
修补过的残票。伪造者将一些价格较高但已损坏的邮票,通过修补和拼贴连接或“换底”后,以次充好。这种经修补过的残票,票面或票背会留有痕迹,只要用放大镜仔细察看,或在明亮处将邮票对着光线看,就能发现破绽。此外,由于票面或票背已经修补过,还会出现纸质厚薄不一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