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之王的神秘身世
古代对钻石的记录充满了神秘、传奇与浪漫,有人说钻石是星星坠落的碎片,也有人说是天神的眼泪在地上的结晶。
其实,钻石非但不是由天而降,相反是破地而出。它纯净、璀灿,独一无二的特性,使钻石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已被世人广泛接受,将坚不可催的钻石与今生永不变的爱情联系起来,使钻石成为表达爱意的最佳礼物。
有人相信爱神丘比特的箭尖是钻石做的,因此才具有了征服爱的神奇力量。
按基督教的习俗,钻戒应戴在无名指上,据说是牧师用戒指顺序轻触新人左手的手指,并说“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最后正好落在无名指上。
而埃及人认为,无名指的血脉是直接引进心房的爱情之脉,象征爱情永恒不变,极具浪漫色彩。
钻石是四月份的生辰石,象征“纯洁无瑕”,结婚60周年称为钻石婚。
一提到钻石,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南非。但是,最早发现钻石的国家并不是南非,而是印度。据著名印度史诗《玛哈帕腊达》中的记载,早在四千多年以前,人们就用钻石来装点他们的英雄(眼睛)。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钻石就已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商品,同时也是权势、地位的象征。
据古罗马哲学家普林尼(Pliny)在《钻石之谷》的记载,公元前350年印度战争时,亚历山大大帝带领十万大军东征印度时,听说当地有一钻石谷,其内充满了钻石,只可惜这一山谷人烟稀少、悬崖峭壁,有成千上万的毒蛇盘据于谷底,并有无数的秃鹰在天空盘旋,似乎它们在守护这些钻石,使人们无法获取这笔财富。这时一个聪明之士想出一条妙计——将大块的鲜肉抛向山谷之中,钻石会粘在肉上,饥饿的秃鹰为了获得鲜美食物,会奋不顾身的飞向谷底,猎取食物,等这些秃鹰飞出山谷,等待在外面的士兵用箭射下可怜的秃鹰,最终获取钻石。
历史上钻石的真正繁荣时期是在1604年至1689年,一位名叫塔沃尼的法国人曾6次往返于印度与欧洲各王室之间,大量从事钻石的生意,为全球认识钻石、开采钻石和传播钻石知识起到了先导作用,并打开了欧洲与印度的钻石贸易通道。后人称之为“钻石之父”。
直至1730年前,印度是全球唯一出产钻石的国家。十八世纪30年代,巴西发现了钻石,经过一近一个半世纪的开采,巴西的钻石矿濒于穷尽。
1867年在南非,一个牧羊童捡到了一粒重21.5克拉的钻石,被一个白人商人买走。
从此,大批欧洲采宝人蜂涌而至。1880年一个叫郎德(Rhode)的英国人在南非创办了戴比尔斯(De Beers)公司。到1899年,戴比尔斯公司就完全控制了世界大部分钻石市场。开创了现代钻石业的新纪元。钻石贸易占全球珠宝贸易额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