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鹰猎习俗
鹰是北方民族心中的神鸟,驯化猎鹰,是满族人古老的传统技艺。女真人狩猎以鹰犬为伴,驯鹰的传统在这里流传了近千年。
长白山里一个叫渔楼村的满族村庄。从顺治十四年,为清廷驯养、进贡猎鹰就成为渔楼村满族男子光耀门楣的使命。几百年间,渔楼村传承了古老的鹰猎文化,培养了诸多驯鹰和养鹰能手,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生态基地,并且有了另外一个名字———鹰屯。
赵明哲是中国北方捕鹰驯鹰狩猎文化的12代传承人(左上图)。他从小聪明勇敢,不到10岁就和爷爷上山捕鹰驯鹰,13岁就能自己独立捕鹰、驯鹰,并用鹰狩猎。
每到秋分前后,赵明哲就要去捕鹰了。
捕鹰是生离死别的岁月。从前的鹰猎八旗,要长途跋涉到库页岛去捕捉雏鹰。鹰巢建在峭壁之上,很多鹰达(捕鹰人)不是被大鹰啄死,就是掉落山崖摔死。
今天,赵明哲要冒着寒冷,到山上的窝棚里去捕鹰。窝棚就是在山上挖的坑,上盖树枝,中间拉出两根绳子,在10米开外把网支起来,网下拴鸽子或野鸡。你要盯住鸽子,等到鸽子的脖子像线一般细的时候,啪地扣住网,鹰就被捉住了。
捕鹰人看不到鹰,只能听。所以无论怎样的酷寒,都要把耳朵露在外面。赵明哲的父亲赵文周说过,一个鹰把头的耳朵如果分辨不出动物的叫声是公是母,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猎手。
捕到了鹰,就要“开驯”,又叫“熬鹰”。“熬鹰”包括走杠、跑绳、吞轴等步骤,这个过程,是一个考耐心的过程。人和鹰要互相的配合,人要爱鹰,理解它,掌握动物的心理和生活规律,鹰才能逐渐地听人的话。不然鹰被人激怒,不但驯不好,它不是啄人,就是一头撞死,人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赵明哲说,他手里拿一块肉,在叫鹰从杠上飞跳到他的手腕上时,先用肉来引它,它一飞过来,就喂它一块肉。这样一点点地,当他再发出“这这”的声音时,它便一下子就飞来落到他的手腕上了。达到这样的程度,驯鹰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但一般上好的猎人也得在一两个月之内才能完成。
斗智斗勇的鹰猎
对鹰的使用,往往是从冬季开始。鹰猎,就是架鹰出去狩猎。
出发时,往往三人一伙五人一队,大家结伴而行,还带上猎犬,十分威武地走出村子。鹰站在猎人的肩上或蹲在猎人的腕子上。到了野外山巅,鹰眼放出一种威严的灵光。
驾鹰狩猎要分成两伙。驾鹰的猎人驾鹰站在高一些的山坡上,另外一两个猎人手持木棍,到山坡下或沟塘底下的树丛中不断用手中的木棍搅动,嘴里不时地发出“嗷嗷”的叫声,以把躲藏在树林和雪壳子下面的野兽哄赶出来,叫“赶仗”。
猎人盯着远方赶仗人的山沟。当他一发现有猎物窜出,就立刻把胳膊一扬,嘴里发出“这这”的响声。其实鹰也早已看到目标,于是它立刻展翅飞奔出去。
转眼间,猎物已被鹰按在雪地上。不管是多大的猎物,鹰毫不畏惧,它是捕猎的能手。
鹰往往迅速冲上去,先一口啄瞎动物的眼睛,把那热乎乎的对手的眼球吞下肚去,然后就开始啄对手的脖子和胸口。大口吞下对手热乎乎的心、肝、肺……
这时,猎人要快些赶往鹰猎地点,迅速从鹰的嘴边夺回猎物。
如果猎人跑得慢了,猎鹰便会将猎物吃掉,这是猎人的失职。因为,一只吃饱了的鹰,就会不再去捕猎,变得越来越懒,失掉了鹰的本性。
而猎人的出击,也要掌握好时机。开始的头一次捕到猎物,要让鹰吞下对手的心、肝、肺后,你再赶到。这叫给鹰以安慰。但接下来,猎手就不能再让它都吃了这几样。
要选好时机,在鹰刚刚击倒对方,或刚吃上一两口时,就及时赶到取猎物,以免弄坏了鹰的脾气。
同时,还要学会判断鹰的对手的计策,别伤害了战鹰。
在北方的原野上,动物在和鹰的搏斗中有时会使出绝招来保护自己,这也是它们的本能,特别是一些狡猾的动物,如老山兔。
民间早有兔子蹬鹰的说法,是指兔子在逃命时有时会把鹰引往柳条通或刚刚割完庄稼的地里。当鹰俯冲下去捕它时,它往往会往庄稼茬子底下一缩,而这时只顾俯冲的鹰收不住力气,胸脯会一下子被尖利的庄稼茬子划开而惨死。
还有,兔子往往把鹰引入到柳条通里使用另一种治鹰绝招。
兔子在奔跑时会突然拉倒一根柳条子,当鹰追到时它又猛然一松,那柳条会带着巨大的力量朝疾速而来的鹰抽去。顷刻间,鹰会被柳条抽得眼瞎毛落,转眼死去。
野鸡也会保护自己。在北方的田间或野外,野鸡一见鹰追来,它往往逃进车辙的中间。而鹰只顾下冲,一头撞死在大道的冻土上了。
所有这些情况,都要由猎人设法对鹰作保护。
一是猎人不能领鹰到庄稼收割后的地里;二是尽量不领鹰到柳条通一带狩猎;三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立刻放出猎狗,让猎狗去干扰动物的注意力,以便鹰的捕猎。
如果运气好,一冬天一只猎鹰能捕获上百只猎物。
把鹰养大,驯好,经过大约三四个月时间的狩猎活动,到了春天,鹰屯的猎户们该考虑如何把鹰放走了。
赵明哲说,这是鹰屯的老规矩,祖祖辈辈都这么做。这样做为的是放它们回去再生儿育女,这样大自然中才能不断鹰。在鹰屯,每一个捕鹰人都遵守这个准则,谁不这样做谁就不是一个捕鹰八旗的后代,也对不起祖先。
放飞鹰的时候,鹰和人都会落泪,鹰三四天都不离开赵明哲的院子。
也许鹰屯将只剩一个名字
最近两年,在建设新农村的口号下,赵明哲家住了三辈的老鹰房已荡然无存。鹰房里面有鹰杠(驯鹰架)、鹰杵子、鹰秤等驯鹰的物件家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遗存。鹰杠倒了还可以再立,但走杠、跑绳、吞轴等熬鹰的传统技艺,却不见得有人愿意学。
赵明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对捕鹰、驯鹰的兴趣令老赵欣慰,但也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向父亲学习。小儿子却无论如何不愿意学捕鹰了。据悉,鹰屯20多个鹰把式,现在坚持鹰猎习俗的只余六七个人。他们要种地,要生存,像赵明哲如此执着的,可以说绝无仅有。也许用不了多久,鹰屯将只剩下一个名字。
2009年,吉林省将再次为赵明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满族鹰猎习俗2007年曾申报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最终落选,因为有专家提出,既然鹰是保护动物,为何还要保护捕鹰习俗?
但专家们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赵明哲一直谨遵祖先遗训,捕鹰却不杀鹰。在古代,鹰猎民族杀鹰也是犯法的。
|